李屹为民族二班、三班学员作主旨报告
发布时间:2016-06-28 发布人: 段洁 字号: A A A

6月24日上午,中国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院长李屹为民族二班(藏族地区舞台艺术)和民族三班(新疆地区视觉艺术)学员作主旨报告。他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的精神,围绕艺术创作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艺术创作的人民性、艺术创作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坚持一体多元的文化观、艺术创作者的心态、艺术创作者的学习提升等六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两个班的80多名学员聆听了报告。

李屹作主旨报告


艺术创作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是塑造灵魂的工程,文艺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广大文艺工作者要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充分认识肩上的责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活灵活现地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李屹说,这就要求我们文艺工作者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自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贯彻落实到文艺创作之中,充分发挥文艺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创作更多更好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文艺作品;要求我们正确评价历史和当下,匡正以偏概全的创作倾向,防止看待问题的绝对化、碎片化和浅表化,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凝聚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文艺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文艺工作者、文艺家是传播先进文化、传递正能量的,必须首先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德艺双馨“德”在前,文艺工作者更应该是道德高尚、品行端正的代表。必须修身律己、磨砺品性、德艺双馨、行为世范,为各界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表率。


艺术创作的人民性

他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从人民需要文艺,文艺需要人民,文艺要热爱人民三个层面,有情感、有血肉地阐述了文艺的人民性。文艺工作者应当自觉地坚持人民至上,走与人民大众相结合的道路,站稳群众立场、增进群众感情,牢牢把握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根本方向,所以,希望大家自觉树立人民至上的文艺价值观、文艺评论观和文艺服务观。


艺术创作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文化的魅力在于创新,文化发展的动力在于创新。创新是文化永葆生机活力的根本所在,不同时代的文化都是在更新交替中前行的。创新是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不竭动力,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发展都是在继承传统基础上的不断创新,不断积累的过程,保护是维护民族文化现有形态、不被时代发展而淘汰,其宗旨是延续文化的多样性,而文化多样性是文艺创作的源泉。保护民族文化,就要保护民族文化基本的内涵,民族文化的精神和标志性的特性,不应该也不应刻意地追求所谓的原汁原味、原生态的民族文化。创新要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时代发展的成果,突破原有的形式、形态,将民族文化的基本内核、民族精神和基本特征发扬光大。保护为创新提供了源泉,创新使保护有了新的内涵。传统文化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往往是具有超时代性的,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应当予以继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亦然。他希望少数民族地区文艺工作者在进行少数民族文艺创作,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要源于传统,又不要被传统所困;要跟进时代,又不要伤之根本;要超越前人,又不要妄自尊大;要挑战自我,又不要盲目猎奇。


坚持一体多元的文化观

一体多元既是中华文化的本质特征,也是中华文化建设的优势。他希望少数民族地区文艺工作者大力提倡和发扬一体多元中华文化,要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对待各民族文化传统,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相互欣赏、相互学习,在继承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一体多元、融合开放、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现代文化,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和时代发展要去的有机结合,实现民族文化和现代文明的交相辉映,实现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型,创造中华一体多元文化繁荣发展的新篇章。这应该成为各民族文艺工作者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坚守和文化追求。他还强调少数民族地区文艺工作者要坚持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坚持自尊和开放的统一。


艺术创作者的心态

李屹指出,从中外艺术创作实践来看,凡是传世之作、千古名篇,必然是笃定恒心、倾注心血的作品。文艺工作者要坚持文质并重,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要潜心创作,具有“十年磨一剑”的精神,不断推动艺术进步、勇于攀登艺术高峰。


艺术创作者的学习提升

文艺工作者要始终坚持学习与提升,要观时势、明方向,立人品、涵学养,拓视野、提格局。最后,李屹希望学员珍惜学习机会,通过这次研修达到学有所获、研有所得的目的。


作者:段洁

摄影:王汉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