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陶瓷艺术新文艺群体“景漂”人才高级研修班在京开班
发布时间:2019-05-07 发布人: 字号: A A A

       立夏之日,求学之时。5月6日上午,景德镇陶瓷艺术新文艺群体“景漂”人才高级研修班在北京正式开班,来自景德镇地区54名陶瓷艺术新文艺群体“景漂”人才参加培训。江西省文联党组书记郑翔、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常务副院长傅亦轩、江西省文联组联部主任危晓音出席开班式。傅亦轩在开班式上致辞,郑翔作开班动员。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副院长冀彦伟主持开班式。

开班式现场

傅亦轩致辞

       傅亦轩在致辞中介绍了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的基本情况、培训体系以及“一条主线,六大理念”的培训发展理念。为提高本期高研班的针对性、有效性,在培训开始之前,文艺研修院与江西省文联多次沟通,精准把握培训需求,积极整合相关师资力量和文化产业机构资源,设置了包括文化讲坛、专题讲座、现场教学、互动教学等在内的一系列课程。

郑翔作开班动员

       郑翔在开班动员中以景德镇的历史渊源为切入点,指出历史上没有“景漂”就没有景德镇,当代“景漂”要承担起学习、宣传、改造和提升景德镇的重要任务。同时强调要全面认识景德镇,针对景德镇“长于传统、困于传统”“脱匠趋师”等发展现状,“景漂”艺术家应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由分散走向适度组织,以分散的创作参与时代主题创作。希望参训学员在研修期间严明纪律、严格遵守学员管理有关规定,善于学习、勤于思考、互动交流、学有所获。

       开班式后,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邱运华,为高研班的学员们作了题为《现代民间创作里的文化叙述》的专题讲座。

邱运华授课

       邱运华谈到,民间工艺存在“稳”与“变”两种特性。艺术创作及其作品形式与内容的“物像结构”,以及整个民族由认同“物像结构”而形成的欣赏“心理结构”,促成了艺术审美符号的稳定特性;而因社会风气变化,艺术作品需要体现自身所处时代的社会内容和欣赏趣味,则促成了艺术审美符号的“变化”特性。民间工艺创作如何恰当处理稳定与变化之间的矛盾关系,是艺术家需要深入思考的内容。

       授课期间,邱运华以“泥人张”传人张錩、寿山石雕艺术家陈礼忠、青花瓷艺人孙同鑫等重要民间工艺家的精品力作以及近几届民间文艺山花奖优秀民间工艺美术作品为例,通过展示大量精美图片,深入分析了这些代表作品的艺术表现手法和历史文化内涵,对学员创新开展陶瓷艺术创作给以深度启发。

听课现场

编辑/摄影 | 国内研修处 石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