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一期导师陈履生:历史如何看杂处
发布时间:2015-09-10 发布人: 字号: A A A

陈履生,我院策展一期导师,国家博物馆副馆长。2015年6月3日下午,策展一期全体学员前往国家博物馆进行现场教学,并聆听了陈馆长“关于策展”的一课。陈履生馆长从中国博物馆陈列到展览的发展进程、策展的中西方差别、近几年国家博物馆的一些展览与策划和展览细节等四方面进行了讲解,并与学员进行了交流。

此处分享陈履生老师撰写的《历史如何看杂处》一文。

关于主题性创作

古往今来的美术创作都有主题,哪怕是山水、风景或花鸟、静物之类。画家面对不同主题,从最初的构思立意到最终的意境与表现,都是在围绕主题表现方面而发挥自己的专长。根据帝王和社会政治需要,画家受命画一些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作品,成教化,助人伦,中国最晚自汉代就蔚为壮观。因此,当代的主题创作应该重视。

问题是“主题先行”

直到抗战时期,许多年轻的画家自觉地投入到为战争和为政党服务的艺术工作之中,在题材选择方面的倾向性以社会化为主流,消弱了个体的习惯和偏好,因此,艺术的社会特征明显,所带来的不是为艺术而艺术的一般审美意义上的主题,而是为社会而艺术的政治性的、社会化的主题,从而演化为20世纪中期之后的“主题先行”。

式微中如何发展

过于强调主题的政治的社会的价值与意义,所带来的结果就是千篇一律的审美背离。所以,“主题性创作”或“主题创作”也就成了一代名词,约定俗成,左右了新中国以来的主流美术创作与全国美展,产生了很多代表那个时代的作品。面对21世纪,主题性创作的新传统在式微中维持性发展,如何能产生得以流传后世的作品。

多元与应景

这个时代,这个社会,多元的特征,包括社会的主体和主流,都有多样化的选择。即使是主题性创作也存在多样的方式,那么,就难以像过去依据主题而判断作品。但主流中的价值取向对于所发生的重大社会事件的关注,成为应景则难以根除。因为掌控全局的基本上是当年从事主题性创作的那一代人。而人们已经熟视无睹。

多元与杂处

基于不同的立场以及生活的依靠,艺术家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创作题材,包括创作的方式方法。即使对于政治化、社会性的主题,在表现上也已经大相径庭。这是当代画坛上杂处的状态,鸡有鸡路,鸭有鸭路,是不同的群。从表面上看,彼此是互不相干,走进展厅,也看不到实际存在的多元的现状,或老一套,或新一套。

历史如何看杂处

主题创作中的老一套与新一套,不是一口锅里的馒头,确实难以搁到一块儿。相同题材,一方面是高大雄伟,气势磅礴;一方面是大头娃娃,气象萎靡。一方面是竭力歌颂,一方面是肆意调侃。一方面是走官方的展览,一方面是走民间的市场,难以碰到一起。然而,几十年之后的美术史家如何看,一定是搁在一口锅里看。

向沈嘉蔚致敬

沈嘉蔚是主题性创作方面的老战士,像为伟大祖国站岗的战士。他一以贯之,不为任何思潮所左右。身处澳洲还创作了让人肃然起敬的《兄弟阋于墙》,30米的画布上有422位抗战时期著名的历史人物。他像一位超级的中共党史专家,广泛收集资料和悉心研究各种问题。他在革命历史主题创作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才能已经是凤毛麟角。

沈嘉蔚30米历史题材巨作《兄弟阋于墙》节选

背景材料:沈嘉蔚,著名知青画家。1974年创作油画《为我们伟大祖国站岗》具有全国影响,成为文革标志性美术作品之一。1989年移居澳大利亚悉尼。获中国全国美展奖五次。获国外玛丽麦格洛普奖、舍尔曼奖、阿基鲍尔奖十余次。被澳大利亚评为“最杰出十位澳大利亚华人”之首。

来源:美术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