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特聘导师冯骥才:撷取丝路精神,传承敦煌圣火
发布时间:2015-07-07 发布人: 字号: A A A

编者按:千百年来丝绸之路精神薪火相传,成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合作共赢的象征。新时代下,中央提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古老的丝绸之路将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近日,在中央美术学院举办的“丝绸之路艺术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成立仪式暨学术论坛上,我院特聘导师、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重申丝绸之路之意义,并对敦煌精神的传承与弘扬提出了新期待。

 

丝路文化乃线性文化

冯骥才表示,丝绸之路文化是线性的带状文化,它是以道路为骨干,犹如黄河流域文化、尼罗河流域文化、多瑙河流域文化等河流流域文化的一种线性文化。“丝绸之路从长安、洛阳,经过河西走廊,到了西域地带,通过中亚、西亚到达地中海沿岸,这是接力式的、一段一段的交流。我们的丝绸不是先送到罗马,而是先送到中亚、西亚、波斯,再送到地中海沿岸。”

不仅丝绸等物质的传播交流是线性的,印度的佛教艺术传入中国也非一蹴而就。冯骥才指出,印度佛教艺术传入中国经历了西域、敦煌、中土三个阶段,首先在西域形成了新的范式,即龟兹石窟的范式。“新疆的艺术形态是独特的。一种外来的文化只有被本土地域在审美上、精神上全部吸收了,成为那个地域自己文明和文化的一部分,才可能走向下一步。”当新的范式形成后,敦煌开始与西北少数民族的文明和审美相融合,形成独特的敦煌艺术。“敦煌艺术的色彩、形象,那些长长的线条、穹顶,跟蒙族人草原民族的帐篷结合在一起,形成敦煌独有的形式。这以后才进入了中土,形成了所谓汉像的造型。”

敦煌精神之继承

对于敦煌艺术的发掘保护工作,冯骥才提到了两个时代。第一个时代是在20世纪90年代。1900年,敦煌遗书发现之后,中国知识分子分为两批开展敦煌行动:一批是王国维等学者,他们选择到法国博物馆等国外博物馆,吃着干面包自费手抄敦煌经卷,并把那些经卷送回国家,同时劝告政府把藏经洞的文书从敦煌运回;第二批则是张大千、常书鸿等画家,他们直接到敦煌保护石窟,比如临摹敦煌笔画、修缮石窟前的栈道、清理流沙等。“1900年的知识分子的敦煌行动,是中国知识分子第一次保护自己文化、传承自己文化的集体行动。实际上我们所继承的敦煌精神,就是丝路上曾经有过的这一个圣火。”

冯骥才特别强调,丝绸之路文化是交流文化,在这个过程中精神交流的难度远远高于物质交流,佛教在中国的变化发展提示我们,在精神交流中需要有强大的民族自信力才能实现对外来文化的正确吸收。“遗产并不属于过去,遗产属于未来”。冯骥才认为,“一带一路”的提出、全国藏品普查的进行以及中央美术学院成立研究中心都是对文化与遗产的回应,如今我们已经进入了继1900年藏经洞发现以来的第二个时代。

来源:腾讯网

 

导师简介

冯骥才,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特聘导师,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著名作家、画家。早年在天津从事绘画工作,后专职文学创作和民间文化研究,大力推动了很多民间文化保护宣传工作。创作了大量优秀散文、小说和绘画作品,其中短篇小说《雕花烟斗》,中篇小说《啊!》《神鞭》《花的勇气》获得全国优秀短篇、优秀中篇小说奖;作品《挑山工》《花脸》《珍珠鸟》《刷子李》等被选入小学语文教科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