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艺术》专访中青一期于海丰:凝聚微光助力梦想
发布时间:2016-09-29 字号: A A A

“未来拍摄大电影的人才,一定是在千万微电影的‘小试牛刀’中历练而成。中国电影事业跨越发展的人才力量一定来自微电影创作人群。”我院特聘导师、著名导演尹力在第八届“山东青年微电影大赛”颁奖典礼上这样说道。

于海丰(左一)向获奖者颁发获奖证书

“山东青年微电影大赛”(原山东大学生数字影像大赛),已经成功地走过九届,被广大青年誉为“青春的舞台,影像的盛宴”,为电影爱好者提供了较好的展示平台,目前已经具备了较高社会认可度、影响力。据了解,有近二十位选手报考了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等院校的研究生或博士生,十多位获奖选手赴美国、澳大利亚等电影学院学习深造,三十多位选手通过协会推荐和自己的努力,进入中央电视台、中国青年报、八一电影制片厂、中国传媒大学、山东公共频道、山东教育电视台、齐鲁晚报、山东电影制片厂等单位,从事媒体、影视创作、影视教学等工作,未来将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影视创作主力军。

日前,记者有幸采访到该大赛主要策划人、研修院中青一期校友、山东省电影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于海丰女士。于海丰一直致力于大赛健康、长期、持久的发展,并努力使它达到一个更高的层面,让大赛成为山东电影文化的一个品牌。她饱含热情地与记者分享了大赛由无到有、由小到大的整个过程。

实际上,“山东青年微电影大赛”(原山东大学生数字影像大赛)的发展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2004年。“12年前,也就是2004年,一次偶然,我无意中看到《中国电影报》上刊登了一则消息,是关于北大几名大学生,他们看了电影《无间道》之后,突发奇想,用DV自导自演了一部北大版的《无间道》,并在校园里巡回上映,深受欢迎。那时,低迷的中国电影开始复苏,特别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数码摄像机己进入千家万户,DV数码科技的高品质、低成本、便携式等特点,打破了影视殿堂高不可攀的神话,使影视越来越贴近生活,越来越平民化。用DV拍摄短片,在北上广等大城市的青年中特别流行。山东影协便尝试着举办了面向全国的大赛——‘山东DV电影大赛’,并邀请青年导演贾樟柯前来助阵颁奖。没想到此项活动得到DV爱好者的积极响应,我不仅感受到他们高涨的热情,也欣喜地看到了我省DV电影创作的强劲势头和光明的未来。后来由于缺少资金,协会只好忍痛放弃。”于海丰说道。

然而,于海丰想把微电影大赛做大做强的思路没有变,她想给年轻人提供一个舞台的想法没有变。直到现在,当她提到那些优秀作品、优秀获奖者时还是满脸的自豪与欣慰。

2008年,中国电影产业飞速发展,行业对高级人才的需求急速增长,挖掘、扶持和培养未来的“影像新生力”成为当务之急。于是,于海丰又把目光锁定在高校大学生和社会上热爱电影的草根青年,发起并策划组织了以“青春梦想”为主题的、培养青年电影人为主要目的的公益性品牌赛事——“山东大学生数字影像大赛”。作为山东国际大众艺术节重要活动之一,该大赛自2008年起,每年举办一次,2012年,此活动改名为“山东青年微电影大赛”。它给热爱电影艺术、怀揣电影梦想的年轻人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于海丰先后邀请了中国影协副主席、著名导演尹力,著名编剧王兴东,著名导演黄建新;中国影协秘书长、中国影视学会会长、著名评论饶曙光;著名导演冯小宁、贾樟柯、薛晓璐;电影表演艺术家李保田、孙淳、郭凯敏;青年演员黄渤、倪虹洁等亲临现场,提升了活动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从那以后,看微电影,评微电影,关注微电影,已经成为山东省各大高校、文化传媒公司等机构的一道瑰丽的风景。

“山东青年微电影大赛”的发展并非易事,十多年的坚守与付出才成就了大赛的今天,成就了众多选手的未来。

于海丰说道,从首届只有7所大学的77部作品,到近两年的三十多所大学以及专业的电视台、社会上的民营文化传媒公司等单位报送的的千余部作品,参赛的作品数量和质量逐年提升。第一届至第四届,是以大学生群体为主,作品具有较浓烈的学院派风格,由于他们的生活阅历较少,不少作品的题材聚焦在大学生活,比如同学恋情、支教、毕业,找工作,情绪上的小情小调等,这种题材上的局限性不是问题,毕竟恋爱、毕业等问题,对年轻人而言是大事,他们在自己的作品影里浓墨重彩地去表达无可厚非。最为可喜的是,在每一届的大赛中,总有一些青年创作者将创作的视角对准了社会,他们关注民生、关心政治、关爱弱势群体,从作品中我们能够看到他们的价值观。电影《建国大业》的导演黄建新先生在看完获奖故事片《用普通话谈恋爱》后非常兴奋,提出要将该片进一步修改加工后扩资重拍。李保田先生多次担任大赛的颁奖嘉宾,一部表现生态环境的公益片《生存空间》,和反映留守儿童的故事片《一米阳光》让他印象深刻,他表示,山东大学生不可小视,他们的制作和创作水平不亚于中央戏剧学院的学生。新锐导演贾樟柯对参赛作品的欣赏溢于言表:“从这些影像里我们既看到了大学生们的创作激情与未来梦想,也看到了他们在追求电影梦想时必然经历的曲折和磨练。山东影协为所有热爱影像艺术的年轻人打造了一个展现自我,张扬个性的舞台,做了一件有益的事情。”《离开雷锋的日子》等电影编剧王兴东表示:“微电影是真正让电影走向民众,开启国民自主创作影视才华的平台,山东青年微电影大赛活动的举办是成功的,吸引力产生了,影响力在后边。”

 “山东青年微电影大赛”经过几年的发展,一步步走向专业和成熟,得到了省内外年轻人的踊跃参与、社会各界的关注以及专家的认可,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青年微电影作品展示的平台。与此同时,大赛辐射面也越来越大。

从2012年起,大赛不仅仅限于大学生,社会上的很多文化传媒公司、专业的电视台也纷纷参与其中,参赛的作品更加丰富多彩。于海丰说:“虽然有的看起来还比较粗糙,但重要的是反映了创作者的真情实感,让人眼前一亮,参赛者们体现出的感悟力和想象力,令评委刮目相看,虽然有些作品在技术上不是非常成熟,这都不重要,因为技术指标不是评价一部微电影是否有潜力的主要标准,电影的生命力在创意而不在技法,技术纯熟而缺乏对生活的热情,也无法拍出好电影。好的作品一定是有意思的、充满诚意的、不浮躁的作品。我们应以宽容的心态对待年轻人的创作。”

人才的培养是电影事业繁荣的基础,电影特别需要年轻人勇于创新的锐气、大胆探索的精神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如何在微电影创作中脱颖而出,在故事内容和艺术表达这两个层面上提升作品的核心竞争力,是每个创作者今后努力的方向,于海丰这样认为。

为保证大赛健康持续的发展,针对少数年轻创作者所表现的低迷消极、内容空洞,脱离现实、无病呻吟或过分渲染暴力的微电影作品,于海丰每年都要组织部分专家和文艺志愿者们深入到厂矿、学校,为他们传播微电影创作知识,共同赏析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微电影佳作,她还邀请苏叔阳、翟俊杰等电影大师举办“微电影创作高级研修班”,以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和创作修养,引导年轻的创作者树立:只有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才能创造出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精品力作的创作思路,利用微电影这个艺术形式,讲述身边故事,传播社会正能量。

“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多的给这些优秀青年一些机会,点亮一个小小的火种,通过这个火种让更多的人、更多的力量共同关心他们的成长和创作。”

截至本次大赛,每一届都有不同的特点,作品的质量上有大年小年之分,有时是故事片水准特别突出,有时是动画片、公益片优于其他,而有时纪录片特别出彩,作品从开始的无病呻吟,到现在传统文化的传承、忧虑,对社会民生、社会生态、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话题的关注,这一切都说明了年轻的参赛者有了责任和担当,“令我们不得不感叹他们看待问题角度之新,思考问题程度之深。作品中体现出创作者的价值观,正能量,让我们倍感欣慰,因为我们看到了一种创作的冲动,它预示着我们的电影后备力量正在成长。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他们中间一定会产生著名的电影导演、编剧、和表演艺术大家。”

“山东青年微电影大赛已成为山东电影文化的一张名片,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中国影协秘书长饶曙光这样评价。经过九年的精心谋划,用心运作,苦心经营,从首届到第九届,共有来自全国部分省市和海外学子十几万青年参与比赛,《一米阳光》《醉驾惊魂》《自画像》《生存空间》等二百多部作品获省级奖;《金兰桂琴》《大金鹿》《甲蚊流》《一生守候》等三十多部微电影获国家级和海外大奖。为进一步培育和孵化优质电影人才,为山东电影业发展储备新生力量,2012年,在省委宣传部和文联党组大力支持推动下,省影协先后在山东师范大学、山东艺术学院等5所高校成立了“山东大学生微电影创作工作室”,分别赠送五万元启动资金,以扶持大学生的微电影创作,并将微电影纳入到山东文艺界最高奖——“泰山文艺奖”的评奖范畴内。

“希望全省的微电影创作呈现出拍片类型化、创作国际化、投资多元化、运作市场化的发展格局,大家共同努力,用微电影书写传奇!”

来源:《山东艺术》2016年第3期

作者:《山东艺术》杂志社编辑吴浩


校友名片

于海丰,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中青一期校友,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中国电影文学会会员、山东省文联电影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山东省文联首届德艺双馨中青年文艺工作者获得者。策划组织过“首届全国特型演员与领袖形象的塑造研讨会”“金鸡百花电影节电影作品初评”“中日电影文学剧作研讨会”“山东青年微电影大赛”等大型品牌活动,发起过山东籍艺术家“常回家看看”的活动,创作出版了电视小说《西疆杜鹃红》,策划编辑了大型资料书籍《百年电影山东人》,与人创作的故事片《毛泽东的亲家张文秋》,曾作为党的“十六大”献礼影片在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播放,并获得全国电影“百合奖”一等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