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学员入选作品创作谈 | 中青三期李传真:黑白灰构筑心灵之约
发布时间:2016-12-08 发布人: 李传真 字号: A A A

10月31日,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在西安圆满闭幕,研修院中青班校友在此次艺术节收获颇丰。其中,中青三期校友李传真作品《工棚·家》入选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为此,我们特请李传真对《工棚·家》进行剖析,详尽阐述自己的创作思路与技法:

《工棚·家》中国画 240cm×207cm

获十二届全国美展进京提名奖

我不再满足于仅关注农民工自身,而更多关注农民工劳作以外的生活状况,这幅画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创作的——民工的家庭生活。画中呈现出一个平凡家庭里的一瞬;贫苦的生活没能掩盖一份至简的温情;阴暗狭窄的房间里聚齐了一家三口:一位刚从工地回到家里的农民工,手里还提着劳作时所用的工具,安全帽还没来得及摘下,民工的神态看起来很疲惫,松松垮垮地站在那里,看着自己的女儿;系着围裙准备晚餐的妻子用淡淡的微笑予以迎接;正在忙着完成作业的女孩被安置在最显眼的位置,与观者的距离最近,回绝着父亲的目光,却与观者对视,目光指向画面之外,显示出了坚毅与倔强,也表明了女孩向往、创造新生活之决心。


技法·画面与色彩

除了沿用以前技法外,我又大胆作了一些尝试。

在画面处理上,首先,将整体效果作为核心,利用光影,巧妙地概括画面中黑、白、灰的层次,在大面积黑色背景下,最亮的主体小女孩映入眼帘;与之呼应的门和投影部分,微光透过,达到画面的均衡。其次,将主体小女孩以超常规的比例放大,用特写式镜头,生成一种象征和暗示,效果独特、意味深远。再次,将复杂背景深度层次简化、归纳至平面空间,以增强对比度,进而构成既有深度空间秩序又有平面空间变化的整体;通过构筑强大的视觉压迫感和心灵震撼,唤起人们对处在社会底层群体的生活状况,及农民工子女教育等问题的关注。

在色彩上,以墨为绚。为了突出宁静、和谐、沉重、肃穆,我选择了墨色。墨的选择,归乎我对传统文化的情愫。中国画自古强调计墨当白,我创构意境至一种墨的变奏和朴实无华的意蕴,构成了单纯且变幻莫测的艺术妙境。黄宾虹晚年画得极黑,笔墨满纸,千笔万笔,黑密之至,人称“乌金纸”,他的题画“余观北宋人画迹,如行夜山,昏黑中层层深厚。”清石涛云:“黑团团里墨团团,黑墨团中天地宽”。《老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五色令人盲”,认为最丰富的色彩应是无色。可见墨色的使用与发展具有独立的视觉价值并自身完善。它承载着客观功能之外的主观意愿,不仅仅是“运墨而五色俱”和对自然色彩的转换,更承载着“天人合一”的人的本质力量。这既是对客观事物某些因素的摄取,又是人们对心灵深处奥秘的窥视与发现。这就是我对传统墨色的认识。

多年来对颜色的心理觅求以及对墨色的感官迷恋,使我对单一颜色倾心并为之感动,这也符合我画此作品的宗旨,简单而朴素,概括而强烈地扣动着人们的心扉。对比关系的颜色,叙述着斑斓多彩的客观世界,在黑白灰的交响曲中令人产生无尽的思考和遐想,能使人换一双眼睛看这个世界。在视觉艺术的千变万化中融汇归一,我逃离以往炫技的表现手法,回归精神本源,用黑白灰去构筑心灵之约,单纯、朴实、凝重、苦涩。

墨色浓淡变化于无序中见有序,并通过层层渲染烘托出广阔的天地,在静寂中体现出悲剧情境;用积墨去表现,积出来的墨既有质地、又很滋润,并在积墨中掺合了许多材料,如广告墨、宿墨等;一些局部,颗粒很厚,都是一点一点长时间“养”出来的,最终达到厚重之感。


心得·感怀

画民工十年,不安于现状、爱折腾、胆大心细是我最大的特点,书是我最好的老师,每当我不解时,就会看书,从书中求解,翻阅各类画册,临摹大量名画,受益匪浅。画画给我带来了荣誉感、幸福感、价值感、存在感,已融入我的骨髓里,成为生命的一部分,痛并快乐着;画画让我心智成熟,让我遇事不惊,让我坚韧不拔,让我享受孤独。每次伫立在展厅画前,听着别人的赞叹时,五味杂全,其中滋味自知。每张画“尽我所能”,相信“天道酬勤”。


李传真民工系列作品欣赏

《工棚》纸本设色 254cm×220cm 2010年

获十一届美展银奖、第三届全国青年美展最高奖

《民工图》190×200cm 2005年   

获第三届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优秀奖最高奖

《守望系列》纸本设色108×73cm 2006年

获2007中国百家金陵中国画金奖

《在路上》纸本设色 260×212cm 2012年

获第四届全国青年美展最高奖

✎中青三期 李传真


校友名片

李传真,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中青三期校友,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一级美术师,硕士生导师。2010年获湖北省第七届屈原文艺奖人才奖、突出贡献奖;获2014APEC最杰出女性奖等多项荣誉。作品曾获十届全国美展铜奖、十一届全国美展银奖、十二届全国美展进京提名奖,第三、四届全国青年美展最高奖,第三届全国中国画作品展最高奖,2007·中国百家金陵画展金奖等多项全国性大奖,并多次被中国美术馆、炎黄艺术馆及多家私人艺术馆收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