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印象 | 中青十期邵波:用老手艺“捏出”新生活
发布时间:2018-03-28 字号: A A A

泥泥狗是河南淮阳太昊陵“人祖会”中泥玩具总称,造型古拙、荒诞,在众多民间艺术中具有独特的魅力,为传承和发展这门传统的民间艺术,研修院中青十期校友邵波走出了一条新的道路。对此,中国艺术报记者张志勇以“邵波:用老手艺‘捏出’新生活”为题,在中国艺术报2018年3月2日第5版进行专题报道。

土坯

对于人和泥土的关系,中国人有着特别深厚的记忆,至少在战国时代中国人已盛传女娲造人的故事了。传说女娲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正月初七这一天又称为“人日” ,是人类的生日。“抟黄土做人”被认为是人类文明史上制陶技术的发明在神话中的投影,数千年以后,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仍然传承着用泥土造物的习惯,制作出杯、瓶、壶、罐、盘等生活器皿,以及人和各类动物形象的器玩。

在豫东一带,泥泥狗是妇孺皆知的泥塑艺术品,它是淮阳太昊陵“人祖会”中泥玩具总称,其表现的题材十分广泛,飞禽走兽无所不有,造型虚幻、神秘,有九头鸟、人头狗、人面鱼、猴头燕、蟾蜍、蜥蜴、豆虫、蝎子等,还有各种抽象变形的多种怪兽复合体,林林总总,共约200余种。每到庙会,淮阳周边县市的群众就会云集来此,祭拜人祖伏羲、女娲,逛庙会,购买泥泥狗,算是圆了一年的心愿。

泥泥狗造型古拙、荒诞,在众多民间艺术中具有独特的魅力。从前,淮阳乡村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做泥泥狗,如今专门从事这门手艺的已经不多,青年人更见其少,邵波就是其中之一。邵波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是土生土长的淮阳人,长期以来一直关注家乡乡土艺术的当代化进程。

上色

邵波少言寡语,常着布袍布履,行走在乡间作乡村文化生态的田野考察,所以被称为“修行人” ,他好茶,又被视为“茶人” ,因长期关注泥泥狗,又被评为“泥泥狗的优秀传承人” ,总而言之,是一名“职业手艺人” 。他的手艺涉及各类乡土日用设计及其当代表达,泥泥狗的制作与传承是其“职业”的核心。

三十多年前,邵波上小学时,和同龄孩子一样,跟着大人赶庙会、买泥泥狗,不同的是,他还热衷于收集,上初中时,他收集的泥泥狗数量已经很可观。有时,他还会跑到老艺人家里看他们做泥泥狗,熟悉了捏、塑、刻、染、绘等工艺流程,偶尔,他也会在艺人家里客串一下学徒,带着满身泥巴和色彩回家。抟土造物不再只是神话传说,还是小孩子与生俱来的天性,很快,家里的窗台就摆满了他的“作品” 。

虽然喜欢泥泥狗,但邵波真正把泥泥狗当成严肃的研究和创作对象,是从2000年开始。1996年邵波下岗,像其他人一样,为了生计他走上了外出打工的道路, 2000年,在外漂泊了几年的邵波回到淮阳,看到许多民间艺人年事已高仍挎着篮子叫卖泥泥狗,对泥泥狗生存现状的实地考察,尤其令他痛心不已。

太昊陵庙会期间,邵波整天泡在庙会上,向艺人了解市场行情,到他们家中了解工艺流程、收入情况,发现传统农家艺人平均每年几百块、千把块,远非想象中的那样可观。同时,民间庙会是维系泥泥狗基本生存的文化空间,而今庙会的生态也在改变,人们可看可玩的东西多了,泥泥狗不再是主角。

 “泥泥狗历经数千年历史流变,延续着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蕴藏着伏羲、女娲神话遗迹,承载着古老东方文明的图腾印记,如果这些不能传承下去就太可惜了。 ”邵波说。

 从前,泥泥狗只是邵波的兴趣,参加工作以后,邵波也会找些泥巴来玩。但从那次返乡之旅后,他决定要以之为业,并将积蓄尽数投到泥泥狗学习、制作和推广上。

成品《三头狗》

泥泥狗的出路在哪里?在两度获得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之后,邵波仍然坚持:“哪里有展览、庙会、博览会、艺术交流,我就往哪儿跑。 ”这些年他几乎跑遍了全国各地,在上百个城市做过展览和交流,所到之处都要介绍淮阳泥泥狗,探索它的出路。

与同行的切磋,让他意识到乡土艺术也需要当代表达:一方面,家乡的民间艺术要传承延续,必须适应时代变化,发展旅游工艺品,另一方面,作为一名从业者,必须坚持手工艺术的独立性创作,做一名职业的手艺人。

自然世界色彩缤纷,万物各异,但都离不开土地。泥泥狗的原料来源于自然,色彩来源于自然,题材来源于自然,造型来源于自然,甚至是绘画的工具也来源于自然——农作物高粱的秸秆,用完之后又回归于自然。

泥泥狗是给泥土以生命的艺术。泥泥狗是太昊陵“人祖会”泥玩的统称,并不只是以狗为造型,甚至狗的形象并不是最多的,猴、龟、鸟、蛙、牛、羊等形象都非常普遍。至于为什么要称作“泥泥狗” ,很少有人能回答。也有人说泥泥狗还被称为“陵狗”或“灵狗” ,是为“人祖爷”守陵的角色。有学者认为泥泥狗是作为祭品和“牺牲”的替代物出现的,它原本具有祭品和“牺牲”的功能。

邵波说,淮阳泥泥狗的每种形式都有它的神话来源,都不是民间艺人灵机一动捏造出来的,泥泥狗作品留下了很多远古遗韵。比如,泥泥狗有很多一身两首造型,如两头狗、双头马、双头燕等,尤其是两头狗作品,前后有头,代表了传承自原始生殖崇拜的遗俗和生命意识形态。

万物土里生,全靠两手勤。邵波专注泥泥狗,又以黑古陶和窑变釉知名,并擅长自制茶具。凡此种种,其实有相通之处,围绕泥土开展的技艺探索,都是为了得到心灵的成全,寻找到真正的自我。

作品《犬灵》

变与不变,一直是非遗界的困惑。但在邵波看来,艺术的发展是一个历史流变、文化传承和形式创新的过程,历代的泥泥狗艺人几乎都有创新之作。邵波手下的彩塑图腾作品,猴头燕、多头狗、多角兽等造型非常怪异,以黑底五彩或黑底白纹为主,朴拙而神秘,变形而夸张,不仅保持了原生态特征,而且更加张扬,更具视觉冲击力和当代艺术审美。

不管是代表远古图腾的泥泥狗,还是被誉为“土与火的艺术”的陶瓷,还有其他那些别具一格的泥塑,那些寻常的泥土,被慧眼和巧手发现,赋予它们以最优美的艺术姿态,与人相互守望。正如邵波说,“抟艺心造、土中求道” ,这个经过是悠长的,是缓慢的,是煎熬的,也是令人欢喜的。

我们处在一个手艺复兴的时代。从事手艺或者享受手艺,不妨认为是一种增添智慧和快乐的途径。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孩子经常会听到父母说:“天干饿不死手艺人” ,但乡村的失落却让手艺失去存在的土壤,而手艺的失传也加速了乡村传统的衰落。

邵波并不是陶醉在自己世界里的那种手艺人,少年经历坎坷,让他格外珍惜和推广乡土艺术,造福乡亲。他一直认为,泥泥狗是可以和世界对话的淮阳语言,是具有多重内涵的国家级非遗,具有创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潜力。

泥泥狗的产生和太昊陵庙会密不可分,太昊陵庙会也称“人祖会” ,当地人又称“二月会” ,为期一个月,吸引着各地的香客与游客,对于泥泥狗艺人来说,这是一年中最好的销售时机。说上世纪七十年代,每到庙会之时,一街两行到处是卖泥泥狗的摊贩,一眼望不到尽头。人们祈福上香后,都会捎一些泥泥狗回家给孩子们玩,谁买的多,说明家里的孩子多,多子多福。

邵波创作超大作品《五子登科》

时至今日,社会日新月异,庙会主题也与以往不尽相同,但不变的是人们对子孙繁衍和文明赓续的期望,这也是今日泥泥狗能够依旧存在的文化基础。改变了的是泥泥狗的生产和销售方式。

通常情况下,捏一个泥泥狗要经过挖泥、槌泥、和泥、捏塑、扎孔、晾晒、过黑、点画等十来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不简单,算下来制作一个泥泥狗要六、七天,而销售价格却很便宜。而且,传统泥泥狗在捏塑晾干之后直接点彩,等颜色全部干透即可售卖,这样的作品若想长期保存,必须恒温恒湿,才能保证泥土始终保持干燥不变形,不利于收藏市场的开拓。

为此,邵波另辟蹊径,把泥泥狗与陶瓷相结合,在捏塑晾干之后增加了一道高温烧制的程序,让泥土变质为陶瓷,将作品的形态固定了,增强了它的收藏价值和艺术价值。一般捏塑泥泥狗的泥土并不能承受较高的温度,于是邵波干脆将原料也改良成特制的陶泥,虽然提高了制作成本,但也提升了艺术附加值。

 “泥泥狗要发展成让人们体验到、带得走、摆得出、易存放的高品质文化产品,就需要创新经济,发展工艺文化精品产业,带动传统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发展农村电商,带动精准扶贫落地,助力乡村振兴。 ”邵波说。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要“大力发展文化、科技、旅游、生态等乡村特色产业,振兴传统工艺” ,让人看到了乡村老手艺点亮新生活的希望。

校友名片

邵波,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中青十期校友,河南中土空间艺术馆馆长。作品《十二生肖》《图腾系列》分别获第六、八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辈辈封侯》获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百花奖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