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四期何美:创新文艺工作,创造美好生活
发布时间:2018-05-16 发布人: 何美 字号: A A A

近日,中国文艺评论网发表我院海外四期校友、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信息处副处长何美的文章,表达了她对创新文艺工作、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景和倡议。现编辑转发如下。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美”“美好”等字眼的多次出现,让文艺工作者因为这份美的事业而倍感自豪与鼓舞。“美好生活需要”蕴含了艺术、人文的精神,体现了文化艺术生活的需要。新时代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把握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把握“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文学、戏剧、电影、音乐、美术、曲艺、舞蹈、民间文艺、摄影、书法、杂技、电视、文艺评论等文艺工作中,提升文艺原创力,推动文艺创新,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构建文艺共同体。“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体的建构离不开文艺“黏性”。应充分发挥各级文联、文艺家协会等组织优势,走出文艺小圈子,回归社会大生活,着力共建文艺家园。推动戏曲进校园进社区、古典音乐“快闪”等文艺融入学生市民日常生活,让文艺小众带动普通大众,形成主旋律与多声部的大合唱。加强文艺的专业评论和大众评论的结合,提高审美、引领风尚。

拓展文艺服务群体。关心新文艺组织和新文艺群体,启动新文艺群体文艺人才的专业技术职称评定等工作。文艺为人民,文艺还应在社会各阶层的服务体系中发挥作用。以老年人为例,据全国老龄办的数据,截至2016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超过2.3亿,但“老年文艺”这一群体类别及理论研究还存在大量空白。

重庆市书协“书法家送万‘福’进万家”公益活动走进垫江县(图片来自中国文艺网)

创新基层文艺工作。前置性、介入式、建设性的基层艺评工作推动了创作,雅化了生活。以重庆市为例,巴南区创新开展了“麻雀艺评”进基层百场活动,鉴赏音乐舞蹈、书法美术等,融展演、讲座、辅导、沙龙、竞猜、互动于一体,文艺理论的“高大上”成为百姓可口的“麻辣烫”,由“看热闹”进入了“看门道”,大众版文艺评论有效突破了高雅艺术“阳春白雪”而不够大众化的瓶颈。

升级文化惠民活动。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艺术与生活正深度融合。文化惠民既要有广场舞、露天电影、图书馆讲座等传统项目,也要创新动漫嘉年华、百姓大舞台和“书香飘农家、科技惠生活”等活动,更“惠”民心。在成都,室外音乐会、本土乐团和音乐人唱主角的“乐动蓉城”月末惠民音乐会逐渐成为品牌。成都音乐文化产业基金的设立,激发了原创动力,促进了对青年人才的培养。

观众在福建省泉州市木偶剧团欣赏提线木偶戏《赴宴斗鸠山》(图片来自中国文艺网)

培育文艺扶贫志愿服务。近年来,中国文联实施了“文艺扶贫奔小康”志愿者服务行动方案,不断提升“送欢乐下基层”等文艺志愿服务的质量水平,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湖南省文联常年坚持把“老、少、边、穷”地区作为开展文艺惠民志愿活动的重点地区,在最艰苦的地方,接地气、沾露气、冒热气。河南的“牡丹村”“农民画家村”等更是绘就了美丽乡村的新画卷。

推动网络文艺新业态。数字文化产业部门呈现爆发式增长,升格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开始推动文化产业与国民经济各个产业“跨界融合”。数字音乐成为中国音乐产业发展主要动力,网络文学与数字音乐等也异军突起,这都要求我们注重探索文艺与现代科技的融合与协作。立足文学、漫画、动画、电影、话剧、游戏等全产业链视角,培育个性化、发展性、体验型网络文艺业态,探索文化引领、技术先进、链条完整的数字创意产业发展格局。

“创新是文艺的生命”,“要把创新精神贯穿文艺创作全过程”,“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用真善美战胜假恶丑,让人们看到美好”。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的当下,文艺工作者当聚磅礴之力,致力创新创造,让生活更艺术,让中国更美丽。

编辑 | 国际研修处刘怀彦、实习生周楚楚


校友名片

何美,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海外四期校友,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信息处副处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