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感悟 | 胡磊蕾:从“大师”说起
发布时间:2019-06-25 字号: A A A

       2019年6月11日至12日,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之际,由中国文联和澳门基金会主办,中国文联港澳台办公室和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承办,以“全媒体时代的艺术与文学”为主题的第11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艺术论坛在澳门举行。我院部分导师、校友参加了此次活动。活动结束后,部分校友将澳门一行的所思、所想、所见、所悟形成文字。今天与大家分享中青十三期校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江苏省曲艺家协会艺术创作委员会副主任、苏州市曲艺家协会副主席胡磊蕾的感悟。 

 

胡磊蕾在第11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艺术论坛会场

       就在上个月,和一位圈外的朋友聊天,说起这个时代为什么很难再出“大师”?当我从教育、体制、精神、文化等不同层面予以回应后,他补充说:“是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无法再被垄断了。”我一怔。他又说:“你是否想说,知识越容易获取,应该大师越多才是?”“是啊,顾炎武要用整整二十五年的时间‘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才能写出《日知录》,完成《天下郡国利病书》,留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惊世语录。若万里行可几日游,万卷书可随便读,那岂不是通往“大师”之路更便捷了?”“是啊,5G都快来临了,各种知识和信息可以通过视、听、嗅、触及等更多意想到不到的方式向我们涌来,而我们也可以借助全媒体的各种手段表达想表达的一切,所以在这个人人都可以成为‘大师’的年代里,就很难冒出真正意义上的大师了……”

       一个月后,在第11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艺术论坛上,当两岸四地的著名专家学者就“全媒体时代的艺术与文学”展开热烈讨论之时,我联想起与朋友的对话,陷入了更深的延续性思考。就如喜马拉雅副总裁周晓晗所说,互联网是人类科技极盛时期的一块土壤,他对所有的艺术种子都没有偏见,每一颗种子都可以在那里生根发芽,开出绚烂花朵,或者相互融合,结出奇异果实。虽然有些艺术在传播的过程中趋向“快餐化”、“浅薄化”、“媚俗化”而走形,产生了一些不好的影响,但艺术工作者必须顺应时代,利用好互联网这一重要阵地,以良心、匠心、敬畏之心创作出有创新力、感召力、传播力的优秀作品,为人民而歌,与时代同行。

       但是,全媒体又可能让文学和艺术失去什么?《中国诗词大会》的点评嘉宾蒙曼教授的反向思考又无意间和我与朋友聊过的关于“大师”的话题缔结了某种联系。木心有诗云:“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只够爱一人。”当世间再无“马萧萧车辚辚,鱼雁缟素递相思”的诗境,再无“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的诗情,从上海到北京只需在天上飞135分钟,简便的语音聊天代替了写书信的快乐与等书信的煎熬,在微信和QQ上可以同时和两位美女聊得乐此不疲的时候,文学艺术的纯粹性、想象力、诗意的表达方式,是否会渐弱丢失?是否还可能出现“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的陆大师呢?毕竟媒体可以“全”,但艺术家、文学家的心灵必须是独特的。

       金牌编剧何冀平所说得好:“艺术是靠回味定输赢的,信息永远是过时的,永远不能代替头脑的创意。”又如印度影坛的代表人物阿米尔·汗在被媒体问及你是怎么让你的电影走向世界的?他说:“我从来没有想过让我的电影走向世界,只是让我的电影走进我的内心。”

       从一到全,从全到一,紧跟时代,尊崇内心,照样能出大师!

       校友名片

       胡磊蕾,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中青十三期校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江苏省曲艺家协会艺术创作委员会副主任、苏州市曲艺家协会副主席。中篇苏州弹词《雷雨》获第六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节目奖,《绣神》获第八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节目奖,《徐悲鸿》获第九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节目奖;戏剧小品《小泥人》获中国曹禺戏剧奖小品小戏二等奖、2004年中国小品大赛金狮奖;快板评弹《生命的价值》获第六届中国曲艺牡丹奖文学奖。

作者 | 中青十三期 胡磊蕾

编辑 | 国际研修处 谭映雪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