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动态 | 孙凤担任“隐·迭:物我之间”展览策展人
发布时间:2019-08-21 字号: A A A

       由我院海外五期校友、中国对外文化集团策展人孙凤担任策展人的“隐·迭:物我之间”展览于8月18日在北京隐美术馆开展,我院澳门一期授课老师、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雕塑院副院长郅敏的作品参展。

展览海报

       该展览融汇了艺术、工艺和设计,探讨人的认知创造活动作用于物质与自然所产生的一系列身心体验、美学命题、生态话题乃至在地理、物理学领域的延展。展览作品以陶瓷、漆艺、金工、染织、纸艺、摄影、现代舞等包含传统工艺、现代技术和人类肢体语言的形式载体进行呈现、诠释,旨在探究自然与人文、客体与主体的关联与互生。

       策展人的话(摘编)

王捷《晒》收藏级微喷

       “隐”,是潜移默化,是时空无形,是内外无界。“迭”,是过程、行为、目的,是此在(注:海德格尔所谓的Dasein,正在生成、每时每刻都在超越自己的人)、存在和彼处,是偶然和必然。“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物与人是客体与主体,相互呼应衬托,实现正观的投射与反观的映射。“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是辛弃疾推己及物的自信自得。“当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你”,是尼采探索终极与过程的深邃洞见。主客体不断回应交织,裹挟前行,绵延无尽。事物经过人的创作和呈现而产生质变或升华。如同“混沌理论”所提示的,看似散落无序的物质被人赋予了秩序,从而按照特定路径完成演进。物态层面如瓷色釉光、漆液凝固、金属淬炼、丝线张弛、素纸展叠、暗房显像、身形舞动,皆由人而起、因人而异,显现丰富的转化与印痕。人因事物的更迭变化而产生新的认知体悟。如果说唐代张璪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已是事物启示于人的理论阐述,那么追溯前代如南朝王微《叙画》的“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乃至《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则更多是因物感人的情绪描摹,形神如一,体用相偕。物我之间的更迭变化无休无止,恰如《庄子·秋水》所言“物之生也,若骤若驰。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人与自然物事和谐相生、循环往复、动态平衡,方是充盈弥漫、融合运化的恒久之道。

郅敏 《天际》局部 陶瓷、金属 

       郅敏选择以陶瓷进行创作,却将此种材料与自然万物同等看待为共时、共性而又独立、变化的物质存在。艺术家意识到,物质世界起伏聚散循环往复,聚拢则具有形态、材质、灵魂,分散则化为历史、故事、命运。这些元素或构成飞禽走兽与人类自身,或沉寂隐遁于水泊草木之间,存续与消弭的过程可能是刹那间或亿万年,形神聚散是偶然也是必然。作品中便运用碎片与赋形的切换开启多种可能性,纹理独特的瓷片既可以单体成立,也可以排列为几何线条,抑或聚集为具有象征意味的空间体块。

 张凡 《衍异系列》紫铜鎏足银、足金、翡翠、珊瑚

       此次展览将持续至9月22日。

       校友名片

       孙凤,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海外五期校友,中国对外文化集团策展人、项目主管、副研究馆员,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史学士,英国伦敦金斯顿大学策展硕士,Sino-British学者。曾策划“内外兼修:中国当代艺术展”(伊斯坦布尔现代美术馆)、“萌生—中国青年创意设计展拍”(伦敦布隆贝里画廊)、“城市触觉-2018港澳视觉艺术双年展”(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等)、国家艺术基金“国际艺术与创意高级人才培训”、财政部“根与翅:中国视觉艺术国际推广运营”等项目。实施项目包括“中国,怎么样?中国当代艺术展”(巴黎蓬皮杜中心)、“墨以象外-中美艺术家十人展”(中国美术馆)、“新大陆:土耳其当代影像艺术展”(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等。

编辑 | 国际研修处 刘怀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