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进万家 健康你我他”公益课堂 | 参加“抗疫”网络文艺志愿服务行动的校友心声(三)
发布时间:2020-03-12 字号: A A A
       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对防疫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中宣部“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整体部署,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组织开展“文艺进万家、健康你我他”网络文艺志愿服务行动。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积极组织校友参与,通过抖音、今日头条、新浪微博等网络平台,开展戏曲、音乐、美术、曲艺、舞蹈、民间文艺、摄影、书法等艺术门类的公益课堂,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传递正能量,提振抗击疫情的信心。今日继续带来参与活动校友的亲身感悟。

       魏祥奇(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海外五期校友,中国美术馆副研究馆员,美术学博士):

       我在美术馆工作,但美术馆也因为疫情的原因,不能对公众开放,于是我按照馆里防疫统一要求,在家办公。在家的时间里,我协助央广文艺之声、北京文艺广播录制了一些节目,介绍了中国美术馆馆藏医护题材的美术作品,向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护工作者致敬。除此以外,能为湖北武汉疫情严重的地区做的工作特别少。因此,我很荣幸能够在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的组织下,为湖北武汉方舱医院的医护人员和感染者做直播,围绕中国美术馆“美在河山——中国美术馆藏风景题材作品展(1949—2018)”,讲述“风景”背后的故事以及经典作品欣赏,与艺术工作者和艺术爱好者一道,以艺抗疫。

       祖宇(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海外五期校友,浙江省摄影家协会理论专委会副主任,艺术学理论博士,摄影史学者,青年文艺评论家):

       3月6日下午,我积极响应“文艺进万家、健康你我他”网络文艺志愿服务行动,在抖音平台通过直播互动的方式开展艺术公益课堂,以《摄影鉴赏:瞬间与永恒》为主题与大家交流。课中我分享了一批经典的摄影作品,如布列松的《马德里》(1933)、多萝西亚·兰格的《移民母亲》(1936,其中的五幅)等,这些照片既是对现实伤痛的关爱,也是对人性力量的揭示。其中,兰格通过记录一位母亲的形象展现了人类在面临困境和危机时的勇气与坚韧,正是这样的精神意志赋予了照片在其所处时代的巨大的图像感染力及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此外,我还分享了玛格丽特·伯克-怀特、罗伯特·卡帕和尤金·史密斯等摄影师的作品,并以史密斯的《乐园之路》作为分享课的尾声。这寓意着经历了疫情和苦难的我们,互助互爱,势必会渡过难关,走向更加美好而光明的未来。

       伟大的艺术家会催生出伟大的观看者,将原本聚焦于易懂事物上的浅显视野,延伸到不易被洞悉的细节上,从而揭示现实的深层意义,激发人们对世界的关心,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摄影作为“观看的艺术”,以“静止”和“无声”为特性,其意义也伴随传播的时间、环境和媒介等的改变而不停地发生变化。因此,摄影赋予了观众体验世界更大的自由和更多的可能。“屏对屏、心连心”,我通过公益课堂在“方舱直播时间”与网络群众一起度过了轻松愉悦的一个小时,希望能够为疫情期的人们带来一场身心疗养。

       刘思展(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海外九期校友,辽宁省舞蹈家协会秘书长、副主席,国家一级艺术指导,硕士研究生导师):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团结奋战。经过艰苦努力,疫情形势出现积极变化,防控工作取得成效,这是来之不易的。医务人员已经全力以赴奋战在一线,文艺工作者也应该传递正能量,把最强音送到抗疫前线,把温润心灵、启迪心智、立德铸魂、凝心聚力的优秀文艺作品送到群众身边。

       对于我来讲,虽然已经好多年不跳舞了,但是在这个时期,我认为只要还有一身舞艺,就应该发挥党员和文艺工作者的职责使命,带领大家一起振奋精神、形成声势、凝心聚力,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袁钦玲(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策展三期校友,北京摄影函授学院教务长,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接到研修院邀请,参加“文艺进万家 健康你我他”文艺志愿服务活动,是今年春天疫情期间做得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情。这也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在公共平台(抖音)进行直播,说真的,准备过程中有一丝紧张,一丝忐忑,一丝兴奋。3月1日的直播以《摄影,观看世界,也被世界观看》为主题,与观众朋友进行了比较充分的作品分享和交流,作品多为疫情期间普通摄影爱好者的记录和国内外优秀摄影师的作品。非常时期,相对于医护等行业,我作为文艺工作者能做的事情感觉非常有限。所以,如果说这次直播是以艺术陪伴一些人,能起到一点抚慰人心的作用,那着实是我的荣幸。

编辑 | 文艺研修院 刘怀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