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勍:“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究亲历者口述史”系列丛书创作谈
发布时间:2021-05-12 字号: A A A

       2020年,由我院海外三期校友、中国文联民间文艺艺术中心干部刘勍负责的国家级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究亲历者口述史”(系列丛书)出版了两部成果。分别是:《刘锡诚口述史》(刘锡诚口述,刘勍编撰、整理),《中国非遗保护与研究20年》(刘勍著)。本期创作谈,刘勍从该系列丛书的策划契机、展现内容以及感悟体会等三个方面分享了她的创作心得。

       系列丛书的策划契机

       我进入中国民协工作以后,在从事民间文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编辑、研究工作的十几年中,有幸与许多大家接触和交往,包括这套丛书的访谈对象,乌丙安、刘魁立、刘锡诚几位先生等,还有其他许多民间文艺家们。他们的帮助和提携,加速了我的成长;他们的谆谆教导,成为我人生成长中珍贵的“养分”。一直以来,我想将这种感受分享给更多的朋友,使更多年轻一代有听“大师说”的机会,所以我在心中埋下了“向大家学习、向经典致敬”的种子。

       真正落实到行动还有一个重要原因。近年一些与我相熟的著名专家学者相继离世,例如李绵璐、陶阳、李子贤几位老先生,他们是新中国成立后民间文化遗产保护的第一批工作者,见证、经历了我国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历程。由此我意识到,应该尽快将这类民间文艺工作者的研究方法、学术经验进行记录,展现他们宝贵的民间文化保护心路历程,展示他们珍贵的研究成果。从非遗保护的角度来讲,我认为这既是一种抢救性保护,也是一种文化传承。

刘勍在新疆进行田野调查

       系列丛书的展现内容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从本世纪初进入我国,到现在已经20年了。一批先觉者、先行者对非遗相关概念作了大量的学术辨析工作,他们秉持实践精神从事田野调查,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并对保护工作中出现的误区时有针砭,对非遗的学术理论建设功不可没。丛书既展示了这些亲历者为非遗保护所做出的贡献,也展示了中国学者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所走出的一条中国道路。

       加强非遗保护成效,确认非遗保护的历史轨迹、体现非遗保护的学术价值是这套丛书的操作方向。具体来讲,我们会根据每位老先生的人生经历、学术专长、性格特点等为他们量身定做方案,以更好地展现他们的非遗保护经验的积累和为非遗保护所做的工作和贡献。

刘勍在泸沽湖进行田野调查

       系列丛书的感悟体会

       我收获很多也成长了很多,最直接的体会就是——我国的非遗保护事业任重而道远。非遗保护不仅是国家的责任、专家的付出、传承人的投入,而是需要我们每个人自觉地去保护。非遗保护是我国伟大的文化事业,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这份事业的开拓人,也不能因为得到一定成绩而懈怠,这份事业需要的是不断地无私地付出,才能传承和弘扬。

       校友名片

       刘勍,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海外三期校友,中国文联副编审、中国文联民间文艺艺术中心干部。于2007年起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学术期刊编辑,主要研究方向为京味儿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2016年任国家级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亲历者口述史”负责人,2020年任国家级项目“中国文联终身成就民间文艺家文献全集”负责人。曾发表《手工艺“非遗”的生产性保护探究——以北京绢人为例》《北京绢人:不要成了“临去秋波那一转”》等多篇学术文章,著有图书《中国非遗保护与研究20年》《刘锡诚口述史》等。2014年获“第九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

图文由刘勍本人提供

编辑 | 国际研修处 邹晗

编发 | 信息网络处 姜妍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