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颂歌 奋勇逐梦 | 杨可、张琳:画作《放飞梦想》的创作过程
发布时间:2021-07-01 字号: A A A

       6月16日,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伟大征程 时代画卷——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美术作品展”于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由我院新文艺群体四期校友杨可、张琳伉俪历时两年联袂创作的作品《放飞梦想》入选本次大展,并陈列于展览主厅。回顾这件作品的创作历程,他们感慨颇深,于是便有这篇创作谈。细节很多,干货很多,请君慢看。

       2017年夏初之际,我们接到了中国国家画院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班的录取通知。对于从未接触过重大主题性创作的我们来说,能够和来自全国各地画院的佼佼者们一起研究学习、提高技艺,高兴之余,也很是忐忑焦虑,对能否顺利完成任务还有些信心不足。

       在接到选题范围之初,我们有些茫然。百余选题贯穿新中国成立至今的各个历史阶段,有重大历史事件,有影响国计民生的重大决策,有反映时代精神的各行业优秀典型代表等等。看似可选择的角度很多,但如何从中选择适合我们表现的主题,是一个重要考验。经过千挑万选,最后我们决定选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个主题。

       “中国梦”这个主题时代特色鲜明,要表现的正是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与对未来无限的期望,在创作上也符合我们一贯的现实主义写实性绘画风格。我们就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这个梦离我们如此之近,“中国梦”正适合我们这样的年轻人去构想、去创造,这个主题大有可为。

       人们常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我们的选择就是这样。在事后看来,选择一个主题这么宏大、内涵这么深刻的选题,表现起来的难度远远超出我们的预计与想象。这也使得在之后的一次次审稿中几经波折,分外艰辛。

       我们最初的构想是以少年儿童为主要描绘对象。“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是祖国的希望,祖国的美好未来属于他们,也需要他们去创造。画面主要内容是儿童用拼图的方式,描绘出心中伟大复兴的美好未来。可是这个方案却被专家老师否定了,他们觉得“仅仅以少年儿童为表现对象,还不足以代表整个中华民族,解题深度不够,角度稍显片面,分量感略有不足”。这个意见浇灭了我们心中原有的小小兴奋,本来还觉得这个点子不错,构图也比较新颖,形式感强,主体突出,也有很多语言可以表达,应该可以画出一张效果不错的工笔作品。加之前期投入了大量时间做素材搜集和整理工作,没有做好突然被否定的心理准备,看着其他学员的方向被认可,心里着实有点着急。

       初次的打击很突然。静下心来,我们强烈意识到:主题性美术创作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更为艰难,有自身的特殊规律。我们没有因打击而气馁,凭借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决定要迎难而上,誓要完成好这个创作任务。

       回来后,我们大量的翻阅查找资料,对经典的主题性美术作品重新学习、重新解读、重新认识。经过反复的研究思考,我们决定以“中国梦”的“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三个本质内涵来阐释这一主题,进而使画面呈现一种三联画的形式。中间的画面展现的是当下各行业劳动者的幸福生活,以百姓的视角看待今天的美好,以飞翔的白鸽寓意美好的未来。左幅画面以国家富强为题,国家的富强与振兴离不开传承,中间的长者象征着祖国辉煌悠久的历史,围绕在他身边聆听他讲述的少年儿童则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以此象征中华文明代代相传,生生不息。最右侧画面是以放飞孔明灯这种传统的祈福仪式,表达对祖国的祝愿。他们背后的各地地标建筑和万家灯火,寓意着这份祝愿来自全国各地、千家万户。

       但这个草图在第一次集中验收时,还是没能顺利通过。专家给出的意见是画面要加强新时代的特征元素,人物形象不要概念、避免像宣传画作品。指导老师赵奇先生觉得画面还有些“散”,主体不突出,虽是三联的形式,在分清主次的同时还是需要“拢”起来,并且要增强画面热烈梦幻的气氛,营造和谐美好的氛围。

       我们为第一次集中验收准备的是线稿,当时主要的精力都放在造型刻画上,使得画面黑白关系不够明确,空间分布不够合理,整体上有点发“散”。经赵齐老师的提点,我们还发现对整体色彩关系的把握头绪也不是很清晰,考虑的不够细致全面。于是我们又一次钻进了书堆,翻画册、找资料,学习前人、总结经验,这个过程熬心熬力,自不待言。

        结合专家意见,经反复修改,这幅作品定为以“放飞梦想”为主题。画面依然保留三联画的形式,整体以五星红旗为背景,这就使画面有了主色调,更加统一和谐。寓意和平的白鸽不仅在数量上有所增加,更明确了展翅高飞的“势”,增强了画面的律动感,也烘托了热烈祥和的气氛。画面右侧放飞的孔明灯改换成了遥控无人机,以无人机悬挂条幅这种形式更具新时代的科技感,更加绿色环保,也是对传统祈福形式的一种传承。背景中出现的“一带一路”路线图,寓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世界的和谐发展。高铁体现了新时代的中国速度,航母则是伟大复兴的坚强保证,“天宫一号”和“蛟龙号”展示祖国“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尖端科技实力。整幅画面旨在营造出一种新时代下祥和欢腾的氛围,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生动画面。

       至此,我们才算确定下整张画的基本雏形。我们按照这个思路不断完善,找形象、搜资料、翻图书、拍照片,不断深化打磨,每每遇到问题都和指导老师及时沟通。终于,在三审时顺利通过了,一年多的艰辛付出终于换来了肯定。

       定稿签约后,进入到了最关键的创作绘制中。这个过程也并不是一帆风顺。因为之前一直是1米以内的小稿子,问题也都掩盖起来了。放到4米以后,突然很多问题就暴露出来。原有的造型结构、人物之间的组合关系、疏密的安排组织、前后关系的纵深效果等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大的人物造型到小的发型服饰,小画面里显不出的问题,放大以后处处别扭。仅仅为了边缘形的处理就更换了很多人物形象,这就又增大了很多工作量——又得从头找形象、画写生、找素材。

       反复打磨大线稿,直到完成就耗去了月余时间。距离最后完成验收只有短短几个月时间了。对于这么大一张作品,又是工笔画,真的是时间紧、任务重,必须要争分夺秒。制作过程的种种就不一一赘述了,好在最后不负众望,咬牙坚持了下来,顺利完成了这项艰巨的任务。

       这次经历是我们人生中的一笔重要财富。不仅是完成了一张主题性绘画作品,更对我们今后的绘画道路产生了影响,拓展了可能,同时更加坚定了我们的创作追求与方向。完成好这样大体量的作品,除了要遵循重大主题性创作的基本规律之外,绘画的风格采用的语言也较之以往的创作有了不小变化。我们以往的创作基本以写实手法为主,往往从“形”本身出发,刻画时追求一种客观真实,强调表现形象的鲜活生动。而这张创作表现的是梦想,作品的重点是烘托气氛,过于具象的刻画会产生生动有余而庄重不足之感,若一味强调生趣反而会容易落入风俗画,也容易削弱盛世祥和的气氛。所以我们在这次创作中较之以往,更加的主观概括,甚至提炼、夸张、变形。而在这同时,又不能丢掉我们写实刻画的优势,力求找到一种平衡。两年的经历,也使我们养成了一个很好的创作习惯——多画草图,从大局着眼,反复推敲打磨,寻求最佳可能。

       创作之路,不逼自己一把就不会知道自己还能不能更进一步。今天所做的每一次努力,都在影响着未来的创作轨迹。这种改变不可急功近利。艺路漫长,我们会倍加努力,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作品《放飞梦想》局部:

       校友名片 


       杨可,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新文艺群体四期校友,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天津市书画艺术研究会工笔画艺术研究院院长,天津美术学院讲师。2014年作品《丽水谣》入选“多彩中国梦”——2014中国百家金陵画展;2015年作品《红嫂》入选“铸魂鉴史 珍爱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美术作品展;2016年作品《那年·那月·那日》获2016年度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人才资助项目并获得滚动资助;2019年作品《放飞梦想》入选“伟大历程 壮丽画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美术作品展览;2019年作品《早上好》获得第十三届全国美展(中国画)进京作品,并获得中国文联2019年青年文艺创作扶持计划项目资助。作品曾发表于《美术》《美术报》《美术界》《中华书画家》等杂志期刊。

       张琳,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新文艺群体四期校友,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理事,天津市美学学会书画美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天津市书画艺术研究会工笔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女画家协会会员。2008年《玻璃窗前的梦幻剧》获第七届全国工笔画大展金奖;2011年《格桑花儿开》入选2011百家金陵中国画;2012年《煦日如妆》参加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7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获天津展区银奖,并由天津展区选送全国美展;2013年《凉山絮语》获“相聚宜兴”全国工笔画作品展最高奖;2014年《煦日如妆》入选“多彩中国梦”——2014百家金陵中国画展;2016年《丝路印象》获2016年度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人才资助项目立项并获得滚动资助;2019年作品《放飞梦想》入选“伟大历程 壮丽画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美术作品展览;2019年作品《早上好》获选第十三届全国美展进京作品,并获得中国文联2019年青年文艺创作扶持计划资助。

图文由校友提供

编辑 | 文艺研修院 许文彬

编发 | 文艺研修院 姜妍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