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秀珍:“海峡两岸原创广场舞”项目的探索实践
发布时间:2021-12-11 字号: A A A

      近日,由九州文化传播中心、厦门市思明区文化馆主办,思明区群众文化协会、台湾九天民俗技艺团、台湾新世纪文化艺术团共同承办的“两岸携手舞透透”2021年海峡两岸原创广场舞展演成功举办,来自两岸数十支广场舞骨干团队相聚云端,以舞会友,其乐融融。据悉,这项活动已连续举办四年,参与活动的两岸群众达30万人次,深受两岸同胞的喜爱,也逐步打响了“海峡两岸原创广场舞展演”这一活动品牌。今日创作谈,我们邀请该活动的发起人、策划人和总导演,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中青十一期校友黄秀珍,为您讲述这一项目背后的探索与实践。

      初衷——以舞蹈拉近距离,用文化交流情感

       “海峡两岸原创广场舞”的设想始于2017年,这个想法的基础一是闽台的地缘和文化亲缘关系,二是广场舞在两岸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具体的设想是:将广场舞的形式进行创新与优化,立足闽台特色,融合两岸民间戏曲舞蹈、闽南民间小调、两岸少数民族歌舞服饰等文化元素,与台湾的艺术团体合作创编《海峡两岸原创广场舞教程》,以全民舞动、快乐健身为宗旨,合作开展一系列培训、交流、展演等活动。

      我们希望通过举办海峡两岸广场舞展演活动,加强两岸民间交流,以舞蹈拉近距离,用文化交流感情。思明区文化馆也希望通过举办这样有意义的活动来丰富两岸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搭建邻里面对面交流互动的舞台,构筑有温度的社群空间。这就使得这个项目具有了较强的现实意义和可行性。

      创作——融汇闽台文化,注重群众基础

      2018年,《海峡两岸原创广场舞教程》获得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携手铸梦工程”资助扶持。特别是在文艺研修院特聘导师、中央民族歌舞团团长丁伟,特聘导师、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原院长、一级编导苏自红等专家的辅导帮助下,圆满完成教程编创。

2018年夏季展演

2019年夏季展演

      在创编过程中,我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努力:一是在编创中大量地融入闽南戏曲舞蹈、民间小调、歌谣、方言以及台湾地区少数民族的音乐、歌舞、服饰、习俗等元素。特别在音乐上,优选节奏强、旋律优美、富有地方特色、群众耳熟能详的曲目。二是在创编过程中充分考虑不同年龄阶段、不同舞蹈基础的受众,在教程中将每个舞蹈分解为上肢动作、下肢动作、全身动作与配乐示范表演四个步骤,录制范本。同时,有意增加“面对面、手牵手”等形式的肢体语言,营造一种有温度的交往形式。

      推广——以点带面,冲上云端

      创新的海峡两岸原创广场舞具有开放性、包容性,既是文艺也是体育。不但可以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群众文明素养和文化自信,还可以丰富日常休闲与健身生活、提高国民身体素质,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我们立足每年更新的《海峡两岸原创广场舞教程》,以骨干培训为重点,在两岸培养了千余名舞蹈骨干。通过“种子”孵化,“一传十,十传百”,受众规模不断扩大。四年来,活动先后走过北京、上海、台北、新北、苗栗、宜兰、台中、彰化、金门、南投等19个城市,累计参与群众达到30万人次。

2019年金门水头聚落快闪活动

2019年冬季展演

2020年春季线上线下同步展演活动

2020年秋季展演

      2020年,“海峡两岸原创广场舞”开设抖音号,开启线上线下同步推广模式。网络技术让“海峡两岸原创广场舞”插上翅膀,呈现出两岸“云端相会、牵手共舞”的新气象。账号推出的一些视频如“老宝贝的快乐生活”,点播量高达7314.6万次。2021年,“海峡两岸原创广场舞”账号还获得了“抖音爱心教学大使”称号。

      在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中,“海峡两岸原创广场舞”还通过跨城市、跨区域的联动,在活动中融入地标性建筑与人文景观,以广场舞文化活动带动人气,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  人参与其中,成为热门地区和旅游景点的助推器。

      回顾起来,我们正是通过教程编写、骨干培训、四季展演、地标快闪、研学体验、年度交流等一系列的项目运营与管理,逐步打造起了“海峡两岸原创广场舞”这一品牌。

      校友简介 


      黄秀珍,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中青十一期校友,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文化馆编导,群众文化副研究馆员。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厦门市舞蹈家协会常务理事厦门市星海舞蹈团创始人。编导的作品有《渔娘曲》《嘉禾女》《洄》《灯》《厦门人家》《火舞》《思想起》《渔村的记忆》《鼓神》《花之季》等50余部。作品曾获文化部优秀编导奖、全国第六届“群星奖”优秀编导奖、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福建省政府“闽星奖”等。

图文由校友提供

编辑 | 文艺研修院 许文彬

编发 | 文艺研修院 段佳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