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十二期任洁、朱钰峰跨界合作作品汝瓷古筝近日面世
发布时间:2017-08-21 字号: A A A

近日,由研修院中青十二期校友任洁、朱钰峰跨界合作的汝瓷古筝正式面世。据悉,此次面世的古筝分为“人杰地灵”“雨过天青”两款,都一致选用了汝瓷工艺,将朱钰峰亲手烧制的"天青色汝瓷"镶嵌在筝尾中。汝瓷、古筝,看似是完全不相关的两种器具,是什么把它们联系起来的呢?下面就由这款作品的设计者之一、研修院中青十二期校友任洁为大家揭开汝瓷古筝背后的故事:

朱钰峰(左)与任洁


想法产生

在中国文联组织的全国中青年文艺人才高级研修班上,我结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民间文艺高手。在这个研修班里,每位学员都是国家奖项获得者,音乐上最高奖是“金钟奖”,而民间文艺的最高奖是“山花奖”。在学员论坛上,我被一个个精彩绝伦的民间工艺所折服,而它们的制作者大都是非遗传承人。中国文联鼓励我们去跨界学习、携手铸梦。而古筝作为拥有3000年历史的古老乐器,有着其广泛的人文基础和千年传统工艺。拥有1000万学习人数的古筝,其器形的装饰美、人文美,是一种文化的传播与传承。因此,我想把非遗工艺和古筝制造这两种古老的传统工艺进行创意性的设计结合,把这些民间文艺的工艺引用到古筝上来,让古筝不仅好听,并且好看;不仅实用,并且有一定的收藏价值。于是,我打算做一个定制款“收藏筝”的系列。

我亲自精心挑选最佳木料,请顶级古筝制作师李素芳老师监制,更重要的是携手中青班获得国家最高奖的非遗工艺美术艺术家,让古筝在装饰工艺上达到顶级,达到“国礼”级别,让古筝成为一个可聆听也可观赏的艺术品。中青班的同学各个都很了不起,有的是国礼制造者,有的作品为故宫所收藏,有的产品订单是天文数字……大家都非常支持我的想法,积极配合,全力打造我定制收藏的古筝系列,除了现在的汝瓷古筝,未来我们还将会陆续推出漆器、珐琅、竹雕等各种精美作品。


灵感来源

“人杰地灵”“雨过天青”这两款古筝的设计理念来源于中华传统艺术的“天人合一”哲学观。

《易传》云:是故法象莫大于天地。“法天象地”是中国传统造物的根本法则。而古代中华民族的器用之中,处处可见法天象地的传统意识,中国人有着一种融天入地的造物观。如良渚文化的玉琮,外方内圆,原始先民用来祭祀天地;而玉璧为圆形,所以先民用来祭天。

古筝里更有天地之象,西晋傅玄《筝赋》里说:今观其器,上崇似天,下平似地,中空准六合,弦柱拟十二月,设之则四象在,鼓之则五音发,斯乃“仁智之器”。

于是,我想我的第一台设计款,也希望传递着中华民族的这种“天人合一”的哲学观。让弹此筝的人,除了音乐本身的享受之外,还有一种哲学的思考。万物同情同构,人、天地、自然,有一种冥冥的联系。于是,天圆地方、法天象地、融天入地的设计理念汇入了我的想法中。


设计理念

作品“人杰地灵”,我设计在筝尾镶嵌圆形汝瓷,侧板镶嵌方形汝瓷,把古筝形制自古以来“上崇似天,下平似地”,面板拱形、底板平面,代表着古筝里“有天有地”的古人的宇宙观再次提升、强化。孔子说:“天、地、君、亲、师”,把天地的敬畏放在对君、亲、师的敬畏之上,在简约的图形中传递一种对天地、对自然的敬畏。如何与天地呼应,我想起了敦煌壁画里的曲线,满璧流淌的曲线的旋律。宗白华说:“敦煌的意境是音乐意味的,全以音乐舞蹈为基本情调。”

西魏:莫高窟第249窟窟顶壁画

我们把汝瓷与螺钿镶嵌工艺相结合,用螺钿镶嵌出的流畅自然的敦煌壁画里飞天般的线条,用动态的线条来反衬汝瓷的淡雅与素净。而线条灵感采用了人杰地灵的英文缩写"RJ"作为设计概念,飘逸而灵动现代的流线设计和传统古典工艺的碰撞,线条的动态、张力与汝瓷的宁静、素雅形成一种动静的对比与呼应。

作品“雨过天青”,灵感取自《易传》,人类活动应该“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除了天地的设计理念,汝瓷的另一款,我选择了日月与祥云。云与水最轻柔、最富于变化,也最澎湃、最张力、最弥漫,最能传达宇宙大生命永恒律动的美感。用银丝来镶嵌祥云,托起雨过天青的汝瓷之月。静谧、祥和、简洁、吉祥。图案较之“人杰地灵”更加内敛、古典、柔和。

来源:听筝堂微信


校友名片

任洁,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中青十二期校友,江苏省南京艺术学院副教授。代表作品有《西域随想》《箜篌引》《山的遐想》《望秦川》,2005年先后获得文华艺术院校奖金奖、中国音乐金钟奖金奖。2006年获朝鲜国际艺术节荣获国际艺术奖器乐独奏家金奖。

朱钰峰,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中青十二期校友,河南省汝州市朱文立汝瓷艺术有限公司设计师。作品《如意尊》2012年获第七届中国民间工艺品博览会金奖、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如意虎》获2012年中国民间工艺品博览会金奖;《貔貅》获第五届中国民间工艺品博览会金奖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