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九期陈涣、王群创作西秦戏《马援伏波》感悟
发布时间:2018-06-11 字号: A A A

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中青九期校友陈涣编剧、王群导演作品西秦戏《马援伏波》入选2018年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并于5月底在京演出,中国艺术报记者对该剧的两位主创进行了专题采访,全文转载如下。(原文刊发于《中国艺术报》2018年6月8日第4版)

西秦戏新编历史剧《马援伏波》晋京演出——

“秦琼组合”与一个基层曲种的故事

作为广东省唯一入选“2018年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的海丰县西秦戏精品剧目《马援伏波》日前在京上演。《马援伏波》以马援励志名言“马革裹尸还”为创作线索,开掘了一个曾经被遗忘的历史人物,艺术地再现了马援出征南越的一段历史过程,突出塑造了马援心系社稷、铁腕肃贪、靖疆爱民的形象。

《马援伏波》剧照

东汉建武年间,南越郡守贪腐成性、肆虐残暴,屈杀越人头领,致使民变,南越动荡不安。其时外夷蠢蠢欲动,南疆危机四伏。赋闲在家的东汉开国将领马援毅然请命南征。兵至南越,安抚百姓,铁腕肃贪,奋力抗击外夷,历经险阻,终使南疆平定,丝路通畅,汉越安定和谐。南征大军凯旋返朝之际,马援下令立下铜柱,永镇南疆,宣誓国家领土主权。

该剧以气派大方、激昂雄浑,擅演家国情怀的西秦戏排演,更彰显了马援保国卫民、为国献身的高尚情操。作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之一的西秦戏,初考系明代西秦腔(即琴腔、甘肃调)流入海陆丰后与地方民间艺术和民情风俗结合,至清初逐渐游离于本腔(西秦腔)而自立门户形成了西秦戏剧种。该剧种植根于海陆丰,流行于粤东、广州、香港、闽南、台北(今称北管戏),辐射东南亚。

《马援伏波》的主人公是西北人,由南国著名老生吕维平饰演,故事发生在南越,却采用了西秦戏的方式,编剧陈涣供职于海南琼剧院,导演王群却供职于西安秦腔剧院易俗社。那么,这出“南腔北调”的戏又是怎么混搭起来的呢?据陈涣、王群介绍,这还得感谢中国文联第九期全国中青年文艺人才(编剧)高级研修班。陈涣说:“离开老家闽南,履新海南省琼剧院。有一次我的戏在海口龙岐村伏波庙公演,我受邀前往。不经意间驻足庙前,那对‘伏胜南蛮光汉代,波平海国镇琼州’石刻柱联顿时吸引了我。于是,我一口气看完庙里陈列的所有文字资料。顷刻之间,伏波庙在我心目中的地位陡升。在海南,最有影响力的伏波将军,当属西汉的路博德和东汉的马援,其中马援率领南征大军,平定南越民变,抵御外侵,立铜柱昭示主权,维护了南海和平。”

陈涣在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中青九期开班伊始作自我介绍

情发于斯,陈涣创作了《马援伏波》的剧本,却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来排。在“中青九期”培训班上,《马援伏波》立即引起王群的兴趣。“我与王群一拍即合,被大家戏称为‘秦琼’ (秦腔导演与琼剧编剧合作)组合。王群陪着我冒雨到伏波村瞻仰马援墓,到杨凌毕公村参观马援祠,在西安城墙根品尝肉夹馍,去公园听戏迷吼秦腔……”陈涣说。在这出戏创排过程中,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特聘导师罗怀臻、裴福林等都为其指导把脉。

王群在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中青九期进行学员讲坛

在排练的过程中,《马援伏波》也遇到了难以想象的困难,虽然被称为“天下第一团” ,但是作为一个县级剧团,人才的流失和硬件的缺失都成为排戏首要克服的困难。王群说:“没有排练场地,演员们便在搭设的大棚里排戏,忍着38摄氏度的高温,有的时候下大雨,雨水还经常把大棚压垮。 ”此外,人员流失也是个需要克服的问题,有些演员都是兼职演出,演出之后就要继续去干自己的营生。《马援伏波》里有武打戏,但是现在的演员很难做到。一开始,剧组想去广州请武打演员过来,但是最终这个方案被否定了。陈涣和王群都认为西秦戏就该保持西秦戏的基因,剧中的武打戏通过导演的调度实现了扬长避短,如采用红色灯光揭示战后的场景等。

作为一次跨地域的合作,“秦琼组合”在创作过程中,又是如何保持西秦戏的艺术特色呢?王群表示,在排《马援伏波》的过程中,充分尊重了西秦戏的音乐特色,把其唱腔和音乐的魅力发挥到了极致。同时注重把“陕白”的戏剧特点开掘出来,尤其是在表现人物矛盾焦虑心情的时候,用“陕白”来表现等。

 “秦琼组合”合作的第一部戏《马援伏波》成功晋京演出,具有积极的意义。一是为西秦戏这一基层剧种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有剧目才能发展传承,并且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重视,给予编制上的支持和帮扶;二是为稀有剧种的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路径;三是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的培训计划有了切实的成果,也为之后的培训工作、为学员之间的交流合作提供了榜样。陈涣和王群在谈起中国文联开展的文艺工作者培训计划时,都深感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以学员为中心,以学员发展为己任、采取混搭的模式非常好,他们同时希望能进一步回“家”充电,能“回炉”再度学习。

作者 | 中国艺术报记者 张成

编辑 | 教学科研处 段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