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县探索|大连市金普新区文联开展“街团文化结对共建”
发布时间:2018-09-17 字号: A A A

街道社区作为群众文艺的主战场,长期以来受人才、资金、场地、设施等各种因素制约,缺乏高水平的专业指导,缺乏年轻文艺骨干,文艺队伍老化,大多囿于“自发、自编、自演、自娱、自乐”,形式内容陈旧单一,演出低水平同质化,参与者劲头不足、观看者兴趣不大,无法满足广大群众的精神需求。

2013 年起,我院市县11期校友、辽宁省大连市金普新区文联主席翁铭峰协调驻区高校,组织新区文艺家协会、文艺团体与各街道联合开展“街团文化结对共建”工作,帮助基层培养文艺骨干、提升文艺水平,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不断满足基层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活动开展5 年来,全区基本实现“一街一特色、街街有品牌”的文艺工作新格局。


街团文化结对共建”具体做法及取得成效

一是学习乌兰牧骑经验,鼓励各协会艺术家、非遗传承人组建艺术13家小分队,结合各街道自身文化特点建基地、搞培训、办活动,让文艺工作者手把手指导草根文艺团队,传授技艺、同台演出,帮助基层培养文艺骨干,打造地方文艺精品。如先后打造了海青岛街道羲之书法基地、向应街道散文创作基地、文化馆非遗项目研习基地、马桥子街道金州绘画研究会和华润社区书法基地、三十里堡街道戏剧基地、七顶山满族舞蹈队等优秀文艺品牌,为基层文艺提升带来源头活水。

二是结合各街道文艺资源特点结对组合。新区美术家协会在马桥子街道成立金州绘画研究会,书法家协会在站前街道组建老年书法班,童丽宫与大孤山街道合作办社区国学讲坛,戏剧家协会与杏树街道建立小品基地等诸多合作形式特色凸显,广受群众欢迎,让基层文艺工作者思路清晰、动力增强,工作效果明显提升。

三是打造群众文艺精品。在设计上突出指导性、成长性,在内容上找准专业结合点,在方法上坚持多样性和实用性并重原则,让共建活动更好地满足基层群众需求。以往,由于缺乏专业指导,杏树街道小品表演艺术作品水平较低、影响力不足,新区戏剧家协会的专业老师来到这里办起小品培训班,举办“黄海畔的笑声”小品研讨会,帮助改进创作方向、打磨戏剧冲突、塑造人物风格,一批接地气的优秀作品深受群众喜爱。大连大学音乐学院联合先进街道打造的合唱队、大连艺术学院与海青岛街道打造的老年模特队等一批专业文化团体多次代表新区参演并获奖,成为新区群众文化工作提升中的闪光点。

经过近5年的实践,街团文化结对共建不仅为文艺院团提供了实践机会、为基层文艺提升创新了渠道,更为促进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提供了新载体,共建活动影响力的不断提升,让文艺院团和基层单位对其寄予更高的期望。各街道纷纷表示“一街道一团体”的共建模式激发群众对文化多样性需求,而专业院团通过深入基层获得的创作灵感,孕育一批既有生活底蕴又有艺术高度的优秀作品。2015 年,金普新区文联将“一对一”结对模式变为“一对多”,金普新区书法家协会、摄影家协会、戏剧家协会分别与5 7 个街道签约。2016 年,各协会结对签约50 余个。2017 年,“一街多团”“一团多街”成为普遍现象,全区14 家协会与街道结对65 个。其中,戏剧家协会与8 个街道结对,一台巡演大戏为结对街道群众送去的是一场文化盛宴,囊括了各街道的精品文艺串烧,既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又促进了基层文艺碰撞交流。湾里街道、登沙河街道分别结对4 个文艺团体,用不同文艺形式丰富了基层群众文化生活。

目前,金普新区基层文艺工作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活跃在基层的群众文艺队伍达到280多支,近百支基层文艺组织与新区专业文艺院团建立了紧密的合作联系,共建示范带动作用不断增强。街团文化结对锻炼了队伍、打造了品牌,在参加市级以上各行业文艺汇演、区级重大文化活动中,选调的基层优秀节目多次获奖。金石滩的“开海节”走进央视农民春晚,七顶山街道的满族舞蹈队登上辽宁电视台大舞台,董家沟街道的摄影艺术展登陆中国文艺网,街团结对共建工作以强大的活力赢得广泛关注。

 

来源|辽宁省大连市金普新区文联

编辑|国内研修处 杨柏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