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彭双龙:俯仰之间 

少时爱好不多,思来想去,也就书法和文学两样。

或许是俯身习字得久了,文学能让我从一撇一捺的练习中抽离出来仰望星空。对于书法则只是单纯的热爱,希望过年时能够像村里老先生一样为大家书写春联,并没有成名成家的欲望。

少年心性飞扬,那时尤爱诗歌和散文,抑扬顿挫,快意抒情。除了古代诗歌、散文,也关注当代文学,更喜欢阅读关于书法方面的书籍,至今犹忆第一次读到“怀素观夏云”“公孙大娘舞剑”“屋漏痕”等故事时的兴奋劲,这些充满着文学演绎的事迹至今仍吸引着我去探索其中的奥妙。记得当时我曾痴痴地模仿怀素,躺在草地上看夏云奇峰;在雨后跑到老屋的墙角观察雨水下注形成的“屋漏痕”。如今我才明白,书法离不开文学的滋养和诗意的想象。

少时习书受颜真卿的影响颇深。最开始接触的便是他的一本集帖,有《多宝塔碑》《麻姑仙坛记》《颜氏家庙碑》等,放学后一笔一划的描摹填充了那些难忘的青春岁月。后来又在杂志上看到他的墨迹《祭侄文稿》,纵横涂抹、满纸烟云。细读释文,才明白这是一篇祭悼的草稿,巢倾卵覆,满纸血泪,融情感于腕下,发悲愤于笔端,尤其是文末“呜呼哀哉”四字,长歌当哭,撼人心魄。愈读愈觉心潮澎湃,激愤不已!难怪米元章评价其书“昂然有不可犯之色”。

后来我由唐入晋,心慕“二王”萧散蕴藉的风度。右军之书方圆并用,奇正相生,潇洒出尘,看着不显山不露水,其实含蓄蕴藉、内藏玄妙,非常人所能及。一部《兰亭集序》不仅笔精墨妙,且文采飞扬,更寓人生感怀于文末,“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若以俯仰观之,颜书近“俯”,王字似“仰”,“俯”则敦厚,“仰”则高逸。俯仰之间,寓沉着于飘逸,含刚健于婀娜。

如今,故乡的老屋已为陈迹,客居钢筋水泥的都市,听不到“夜雨芭蕉”,更无处可看“屋漏痕”了。偶尔抬头看看城市上空随风舒卷的云,已没了当初的兴奋。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幸有书法和文学相伴左右,才不至于在庸常的日子里丢掉了诗意。


彭双龙,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中青八期校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广东青年书协副主席兼秘书长,深圳市书协副秘书长,深圳宝安书社副社长,深圳宝安书协副主席。2014年获“中国书法十大年度人物提名”,2015年被评为“全国十大青年书法家”。作品四十余次参加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兰亭奖、全国展、青年展、篆书展、隶书展、楷书展、行书展、草书展等,以及“书写时代”“民族脊梁”“现状与理想”“源流·时代”“中国力量”等主题展览,曾获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三等奖、第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二等奖、第六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第七届中国书法兰亭奖铜奖、第十届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优秀作品奖”等。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文字博物馆等收藏。学术论文曾获全国第十届书学讨论会“优秀论文奖”,另有数篇论文发表于《中国书法》等刊物。


>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