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艺群体一期丛鸣:用中华文化和哲学思想将世界与绘画融为一体
发布时间:2017-11-17 发布人: 字号: A A A

2017年10月25日至11月7日,中国文联首届全国新文艺群体拔尖人才高级研修班(简称“新文艺群体一期”)在北京举办。在培训结束之际,新文艺群体班全体学员围绕“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主题,每人完成一篇心得体会,我们会陆续将这些心得体会择优与读者进行分享。此处分享新文艺群体一期学员丛鸣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心得体会。

丛鸣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了文化自信,而自信来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这些都是我创作的源泉,也是我的精神支柱。我不仅仅要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还要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作为文艺工作者,面对如何做好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个问题,我们必须清楚自己要走什么路,创作什么作品。我们要更加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善于从中华文化资源宝库中提炼题材、获取灵感、吸取养分。要想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就要不断吸收外来,广泛接受多元文化的滋养,运用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进行当代化的表达。

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我将要如何去思考并转化到作品中呢?那就是将中国的文化和哲学思想运用到我的作品中,做到不拘一格、不型于一态、不定于一尊,将传统、传承、时代、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

《曙》120cm×120cm

比如我的代表作品《曙》,这幅作品使用综合材料绘画的新形式,运用格和块的绘画语言,格块象征着中国文字、象征着不同的格局。作品由暗到明的色彩勾勒出日出的景色,画面的组合一分为二,隐喻易经里的阳爻和阴爻,阴阳转换,呈现出由黑暗到光明、由混沌到有序、由纷争到祥和,否极泰来的主题寓意着国与国、人与人之间通过对话与交流,终将实现人类的愿望——那就是和合。再如作品《天书》系列,作品运用了格与圆的绘画语言,格象征着中国文字,圆是中国文化重要的精神原型,亦或是一部记载着宇宙的起源、自然世界的变迁、生灵进化的史册、咏诵的佛经……述说着历史、现实与未来。

《天书》系列之一 100cm×175cm 

在今年6月份今日美术馆举办的中国当代艺术家提名展中,我提出了我的创作思想:用中国的文化和哲学思想将世界与绘画融为一体。这是我对艺术的探索和追求,也是我作为文艺工作者的责任。我会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把坚定的文化自信作为力量源泉;不断吸收外来,广泛接受多元文化的滋养,运用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进行当代化的表达,以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性的发展,创作出中国精神的精品力作,将中国文化发扬光大。

文 / 丛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