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艺群体一期林向国:传统皮影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发布时间:2017-11-21 发布人: 字号: A A A

2017年10月25日至11月7日,中国文联首届全国新文艺群体拔尖人才高级研修班(简称“新文艺群体一期”)在北京举办。在培训结束之际,新文艺群体班全体学员围绕“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主题,每人完成一篇心得体会,我们会陆续将这些心得体会择优与读者进行分享。此处分享新文艺群体一期学员林向国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心得体会。

林向国(左一)和他的皮影艺术传承团队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世界各大文明古国纷纷凋零,唯有中华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明得以不间断传承,值得中华儿女自豪和骄傲。然而,世界在发展,文化在进步。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继续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乃至人类发展作出贡献?我们在十九大报告中找到了关键词,那就是: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心词是“创”。而“创”与新思路、新方法密不可分,需要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视、深挖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同时,必须重视结合现实社会、市场条件,推出新产品,让宝贵的传统文化具有更强的现实意义,服务人民,服务新时代国家和民族的发展。

正是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2006年以来,我带领团队在传统皮影艺术领域进行了长达十年的实践和探索。传统皮影艺术有千年历史,影响广泛,2011年更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样一项优秀的、重要的传统文化项目,要如何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呢?

光影、动手、制作、讲故事,这些都是皮影戏的特点。我们发现传统皮影艺术完全可以与现代教育结合起来,是少年儿童动手能力、语言能力、编导创作能力以及团队写作能力训练的一个最好的平台,完全可以进行深入研究并展开创新性转化。

于是,我们经过多次研讨,提出了“中国少儿皮影益智教育体系研究和建设项目”,挖掘皮影戏“动手”背后的内涵和现实意义。在北京市教委支持下,10年间,我们进入800多所学校进行演出、调研。中国少儿皮影益智教育体系研究工作也取得阶段性成果:人民教育出版社专门出版了《皮影的奥秘》,这是全国唯一少儿皮影教学参考书。我团队研发的“动感皮影教具”系列获得国家专利,受到全国中小学幼儿园喜爱,使传统皮影艺术创造性转化向前迈出一大步,这些成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市场价值。

同时,传统皮影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应抛开艺术本体,在研究“创”的同时,还要重视传统技艺的传承。为此,我们成立了“京西皮影”传习所,建立了京西皮影非遗园,结合网络传播,形成了产、学、研、智、游一体化的产业平台。

在传统皮影艺术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的过程中,值得一提的还有“袖珍人”皮影艺术传承团队的组建。面对传统皮影艺术后继乏人的现状,我们创新性地把矮小残疾人引入了皮影艺术领域,投资1000余万元,公益性培训近200名矮小残疾人学习皮影技艺。这是一个全新的尝试,解决了矮小残疾人就业的同时,加强了传统艺术传承,受到社会各界称赞。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在传统皮影艺术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正在形成跨界、融合为特点的新型文化业态。这些新型文化业态,必将成为未来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历史性贡献。

文 / 林向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