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艺群体二期学员王彬:让自信更有文化,让创作更有格调
发布时间:2018-05-21 发布人: 字号: A A A

王彬在学员讲坛上发言

21天中国文联第二期全国新文艺群体拔尖人才高级研修班紧张充实的学习,让我的感受有两点,既有“感”,又有“悟”。

 “感”。首先是感谢,感谢中国文联及文艺研修院领导和老师的精心安排,感谢中国音协的推荐。其次是“感动”,感动于在各自领域出类拔萃的同学在这么短的时间里那触及内心的碰撞和分享。我们在学习中,陪楼宇烈先生寻根传统文化,伴邱振中先生同参修艺之道,与王兴东老师一起为原创呐喊,感受吴为山馆长“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自信,随杨先让、郭红梅两位老师领略徐悲鸿大师的风骨,叹陈小波老师照片背后时间的痕迹,由宋瑾先生的感性,到崔凯老师的传承创新、郝立新老师的文化自信,直至王晓鹰导演、张继钢导演将这些理论在舞台上落地生根。这些文化滋养,令我受益匪浅,使我铭感五内。

学需致用,这些天,我除了聆听到妙语之外,也在交流中体会着真义。此次学旅如一次“悟”道之旅,让我在艺术之路上,边行边思,涤荡心灵。

我首先是“感悟己身”,创作多年,渐渐老练世故,但对创作本身,却渐失初心。但“学员讲坛”,却令我感触很深。同学们个个身怀高艺,但仍怀着本真之心对待艺术,用赤子之情执着创作,让我反思己身,清明许多。感恩这次心灵的洗礼之路,让我有机会在模式化的创作中,能跳出来多听一听、看一看、想一想,进而反思自己。

其次是“明外物”,较内向的性格使我很多时候眼界不宽,常常拘泥于一事一物,而此次学习使我的眼界更上一个层次,对事物的理解更加多角度多层次。比如研修院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使我们有机会和开心麻花刘洪涛总裁及吴昱瀚导演进行深层的互动;研修院还考虑到学员的发展,特意安排了国家艺术基金秦文副主任等领导进行讲解和分享,给我们在艺术实践上,创造更多机会;李屹书记更是从“文艺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为出发点与我们深入交流,让我们树立“求静、求真、求精”的创作心态,更要“观时势、明方向、立人品、涵学养、拓视野、提格局”,做到“心中有大爱,佳作如花开”。

结合自己在音乐上的创作,我有如下体会:音乐有着审美的作用,我们都希望向社会传达正能量,传达音乐之美。而现实是现在有很多的网络作品为了博眼球、上热搜,不惜采取低俗的字眼,滥用网络传播力、影响力,丧失了我们创作者骨子里的自信;音乐也有教育作用,我们要在作品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民族才有希望”,扫去现代乐坛的低俗、庸俗、媚俗,唤醒我们对辉煌的中华文化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音乐更有现实作用,如何推进中国音乐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我们这一代词曲创作者共同的、不可推卸的责任。只有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才谈得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只有每一部作品都全力以赴,才有可能把这个色彩斑斓的时代表现到位;只有始终自觉担当讲述中国故事的先行者,才能助推社会主义文艺的繁荣发展;只有作品贴近社会现实,记录历史变迁,反映人民心声,才是支持我们词曲创作者继续坚持创作的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自信。

习总书记说“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为了共建我们的文化高楼,作为这座大厦的一块小小的砖,我也有着一个词曲创作者小小的但无比自信的“中国梦”:我希望从我做起,创作出的作品有品位、有格调、有责任。感恩中国文联能让我们在艺术之路上能一路同行,继续更好的“感”“悟”艺术人生。

编辑 | 教学科研处  许文彬

校友名片

王彬,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新文艺群体二期校友,独立音乐人。作品《劳模大哥》 在2016年参加由中国音乐家协会举办的“做一个好人”首届原创公益歌曲大赛,获得金奖;作品《未来的形状》 在2014年参加由中国音乐家协会举办的第二届全国打工歌曲大赛,获得银奖;作品《炊烟里的妈妈》 在2014年参加由中国音乐家协会举办的中国音协金钟奖,获得金钟奖优秀作品奖;作品《我们都一样》 在2010年参加由浙江省残运会筹委会举办的第八届全国残运会会歌征集,获得第八届全国残运会会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