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十三期甘桂芬:坚守中华文化主体 勇担历史责任使命
发布时间:2018-07-17 发布人: 字号: A A A

 中青十三班以“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为研修主题,安排“十九大精神与习近平文艺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精神”、“艺术的跨界融合”三个课程模块,综合采用专题讲座、座谈研讨、作品赏析、现场教学、案例教学、学员讲坛等多样化的教学和研修方式,加强通识教育和共识教育,知识讲授与创作实践结合,开展不同艺术领域学员间的深度交流,激发艺术创新。研修结业后,每位学员结合研修心得,围绕研修主题完成了一篇结业论文。文艺研修院从即日起发布中青十三班“研修心得”系列文章,与广大读者分享。

甘桂芬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属性。中华民族也不例外。随着社会发展,这些属性中,可能会有些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需要学习借鉴外来的优秀文化。在这个学习借鉴的过程中,有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要始终坚定文化自觉,坚守自身文化的主体地位。

中华传统文化造就了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气质。个人理解,优秀的传统文化,就是中华民族这艘巨轮在世界文化激荡中乘风破浪的压舱石。丢掉这块压舱石,将只能随波逐流。

守住传统,不是故步自封,更不是全盘否定。我们需要在自己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去接受现代化。我们是中华儿女、炎黄子孙,是喝这块土地的水、吃这块土地上的粮食长大的。正如罗怀臻老师所说,我们身上无法避免地打上了生于斯长于斯的烙印。这个烙印深入在我们的血液里、基因里。像盐化在水里,水和在面里一样,无法分割。这是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是我们与其他民族相区别的记号。我们没有理由为了迎合别人而否定自己。我们应该有这种文化自觉。

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靠的是变,也就是因时而变、与时偕行。总书记教导我们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他说,“中华文化既坚守本根又不断与时俱进,使中华民族保持了坚定的民族自信和强大的修复能力……”

是的,我们坚信,中华文化有能力修复自己。楼宇烈先生也说,“随着时代的发展,总是要不断地吸收新的营养,借鉴新的思维方式。但是这必须要在坚固的文化基础上去吸收、借鉴。”“首先,要立足于自己的历史和文化传统,然后再决定我们应该如何发展,而不是别人怎么说我们就跟着走。文化主体意识的缺失,会使一个国家的灵魂游荡不定……”

这次培训学习,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帮我们找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定盘星。

习近平总书记说,“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

作为基层文艺工作者,我们需要认清自己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要“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

我们要向生活学习。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努力创作出既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又符合世界进步潮流的文艺作品,讲好中国故事,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代代传承下去,传播出去。

作者 | 甘桂芬

编辑 | 教学科研处 于跃

分享到:

上一篇:中青十三期刘忠俊:百望仲夏梦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