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十三期刘忠俊:百望仲夏梦
发布时间:2018-07-18 发布人: 字号: A A A

这次在中青班的学习,最大的收获首先是不同领域的顶级专家学者的授课:李屹书记在百忙之中来到学院,为学员作了“文艺工作者使命与担当”的座谈讲话;楼宇烈教授主讲的“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从宏观的角度把中国文化的精髓做了高度的总结;张继刚老师提出“起手就在巅峰上”,把创意看作艺术创作的核心;还有张宏光、陈振濂、吴洪亮、边发吉、罗怀臻、王晓鹰、盛和煜、盛小云等前辈大师的授课,都将对我们以后的创作大有裨益。


刘忠俊

其中,严庆老师以幽默生动的话语将原本枯燥无味的民族课讲得鲜活生动。让我很受感动,也由此写了一段《历史中的民族》来回望中华民族的演变历程:“猃狁靺鞨羯羝羌,鬼方党项契丹戎,这些来了又去的民族,这些得意失意的英雄,带着原始野性的呐喊,在遥远年代里兴灭继绝。最终都逐渐消失在神话传说中,消失在渐渐远去的历史黑洞里,再无相见……

汉藏羌彝纳西回,满蒙维哈撒拉壮,在漂泊的寂寞里,是谁在寻觅生命的奇迹,这些留下来的民族,以如花的美色和野性的尊严,为风雨销蚀的边地远廓定影,从而形成一幅幅绝版的血色浪漫。每一个消亡的部落都是人类一次试错的牺牲;每一个留下的民族都是人类残存的一线生机。”

这次在中青班的学习,让我最兴奋的是在河南的考察。作为一个生长在民族地区的汉族人、作为一个远离母体文化的异乡客,当我在文字博物馆第一次看到刻有甲骨文的古老龟甲时,我好想去触摸它。它是中华文明的起源。我是如此激动地写下了学习感受:

 “结绳记事衍至描摹物像,及至史皇重瞳仓颉,以物取象,以象为文;并文为母,五书生字。而后炙龟甲以卜吉凶,刻兽骨而记祸福,在人神共存的时代里揣度天机,于磨牙吮血中嬗变出文明萌芽。可怜民智未开,三千年文字最终沦为药材,先祖智慧以最痛心的方式来治疗后裔的麻木躯体。

玻璃柜里,一个个死去的文字,都记载一个个曾经活过的灵魂。在今人目光赞叹下,渐渐远去……渐渐远去的不止是文字,还有那些佑护我们从蛮荒走来的圣与灵、鬼与魅。而当我们成功地把象形文字转化为二进制机器语言时,却发现:硬盘构造就是新一代的龟腹甲。”

在中青班的学习中,研修院常务副院长傅亦轩讲授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同学们很有启发,我也用一个比喻来谈谈自己对“两创”的理解吧:故宫原为封建王朝的宫殿建筑,解放后设立为故宫博物院。要使古代宫殿成为现代博物馆就需要在很多地方进行调整。例如:游客中心的建设、空调和展柜的安装……诸如此类。这些改造工作并未改变故宫的外形和材料,而又适应现代博物馆的功能需求,这些“改造工作”就是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长安街两边是国家博物馆、国家大剧院及各部委、央企大楼。这些新建的建筑物并没有采用传统材料来修筑,而是采用钢筋混凝土、玻璃幕墙、钢架构等新材料,但其建筑美学、文化内涵仍然传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这就类似于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这次学习,还认识了天南海北的各位同学。同学们不仅从彼此身上学到很多知识、拓宽了眼界,还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毕业之际,同学们在研修院的组织下合演了一台完美的晚会,以此与学院依依惜别。

 “博文求是、弘德修艺”,百望山下的中青十三班,就是一个寄托真善美的梦。当我们回到各自的工作岗位中时,中青十三班会如旱地彩虹一样辉映在我们心田、坚定我们的信念:做一个朴素的人、做一个正直的人、做一个追求真善美的人。放心去飞,亲爱的同学,我们每一次努力都源于中青班的鼓励;勇敢去追,我们每一份成就都会是研修院的骄傲与自豪。

作者 | 刘忠俊
编辑 | 教学科研处 于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