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十三期李雪:文艺批评要有时代担当精神
发布时间:2018-07-24 发布人: 字号: A A A
中国文联第十三期全国中青年文艺人才高级研修班已落下帷幕。翻开每一节课的笔记,都不是单纯地探讨文艺理论问题,而是在深化对时代使命和文艺规律认识中,学以致用,付诸实践。文艺作用于社会的功能通常被描述成教育、审美和娱乐,而文艺批评不仅在于对文艺现象进行描述与阐释,更重要的是站在这个时代应有的价值立场,对文艺现象进行审美评判与分析,并对这个时代的文艺发展趋向给予规范与引导。其作为创作路标,百望山下寻源头,文艺批评的传统承继与现代转型之道,是要善意地引导并助推创作者追求更高的价值和意义。以期演绎出文艺批评应对时代挑战、呼应文艺复兴、激励文艺创作、引领文艺方向、畅通中西对话的有效路径。
李雪(左三)
不忘初心,高擎旗帜砥砺前行。听了故宫博物院单霁翔院长、盛小云老师的课我很受启发,随着社会转型时期的到来,传统的文艺创作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文艺游走于商业标准和艺术标准之间,此时,文艺批评应当担当起从文艺的原则、目标以及发展战略入手,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导向护航的责任,坚守应有的价值立场与道德规范。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现形式,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
不忘职责,褒优贬劣激浊扬清。在经济浪潮的席卷下,文艺批评很难独善其身。面对这样的现实,尤其是面对文艺创作的丰富多样,如何提升文艺批评的有效性,罗怀臻老师在课上提出的“身份感定位,可以让我们从平凡的专业人群中脱颖而出”,并以淮剧为例,以浓郁的乡土化获得了上海身份,为迎合市场去除乡土化而迷失,又以乡土化回归,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听了老师们的课,我更加坚定要用文艺的力量温暖人、鼓舞人、启迪人,引导人们提升思想认识、文化修养、审美水准和道德水平,激励人们永葆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和进取精神。 
不忘使命,崇德尚艺引领风尚。当下的文艺批评对于促进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发展、引导文艺创作方向、培育人民健康审美观念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这就决定了批评家要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敢于实事求是。楼宇烈先生讲,“要把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联系起来,只有继承了传统文化,才能有本民族的特色。否则,虽然实现了现代化,却丧失了自己的民族精神。张宏光老师畅谈中国音乐始终以其民族性为基础,同时不断地进行内部各民族间的融合,形成了今天丰富多彩的中华音乐文化。王晓鹰老师通过挖掘中国戏剧的文化精髓,呈现了舞台“诗化意象”,以中国式舞台意象为圭臬,创作了一系列具有中国戏剧美学的优秀作品。从中可以看出文艺作品是心灵上的阐释,而文艺批评是精神上的引领,重在引导转化与创新,而不是一味地迎合。文艺批评在精神层面上的导向价值远远高于作品评鉴的表面价值。
学深学透贵在坚持。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李屹同志在与我们座谈时讲到,“心中有大爱,佳作如花开。要走出方寸天地,走进大千世界,善于在大背景、大方位下思考问题,把握为人从艺的方向和坐标,向牛犇等德艺双馨的老一辈艺术家学习,做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文艺工作者,追求高远深邃的艺术人生境界。”现在,沉下心来静思践行,作为文艺批评工作者,要通过坚定文化自信,坚守文艺理想,成为先进文化的践行者,努力为国家、为人民鼓与呼、歌与言,做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新时代文艺工作者。
作者 | 李雪
编辑 | 教学科研处 于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