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三期调研成果报告(六):四季剧团剧场建设和管理
发布时间:2016-03-07 发布人: 字号: A A A

 开拓阵地:剧场建设和管理

对于剧团来说,剧场就是根据地。没有根据地,四处打游击是不长久的做法。四季剧团在剧场的建设和管理上也经历了风雨,积累了不少经验,也值得学习借鉴。

四季剧团自1953年成立至1993年的40年时间里,除了属于临时建筑的“猫剧场”和为“日生名作剧场”演出而合作的日生剧场外,一直处于租用剧场演出的状态,饱受了租用时间及剧场条件等对作品演出的局限。随着《歌剧院魅影》的上演,1993年四季剧团在北海道设立了第一座专用剧场,这也是当时全日本第一座属于一个剧团专用的剧场。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四季剧团先后建设、改造了近二十座剧场作为自己的专用剧场,至今在东京、横滨、大古屋、北海道等地共拥有专用剧场8座,是日本乃至亚洲拥有剧场最多的剧团,其兴建的沿革、特点,它和作品、观众、赞助企业的关系等都有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

一、“改”“建”结合,物尽其用

自1993年起,四季剧团开始在日本各地开拓自己的专用剧场。首先,在北海道的札幌车站前,设立了日本前所未用的第一座剧团专用剧场。随后,四季剧团于1995年设立大阪“MBS剧场”、1996年开设“福冈城市剧场”、1997年设立“名古屋音乐剧场”、2002年在繁华的京都车站内设立了“京都剧场”。如果说租赁剧场时一轮演出的最长纪录基本在100场左右,有了自己的专用剧场后,各地一个剧目的长期公演都达到了300场以上。1998年至1999年在东京设立专用剧场“赤阪音乐剧剧场”后,演出更是达到了450场,在专用剧场进行长期公演的效果显而易见。

如果说之前的各个专用剧场还是在改造旧剧场基础上完成的,那么1998年“春”、“秋”两大剧场的开幕,使四季剧团揭开了兴建专用剧场的新的一页。四季剧团租用JR东日本公司的土地,同时建设了两座专用剧场。其中“春”剧场长期上演音乐剧《狮子王》,该剧自“春”剧场开幕起便无限期地公演下去。而“秋”剧场则以上演四季剧团的原创作品为主。因为两个剧场最初的设计完全是为了四季剧团的演出服务,因此全部构造和功能都能从作品和观众的角度出发。从外观上看,“春”“秋”两大剧场好像一对张开的羽翼,因为共用一个入场通道,观众很容易关注到另一个剧场的演出情况。

“秋”剧场

二、不求奢华,但求功用

四季剧场的专用剧场不追求豪华、漂亮的外观,看上去更像一个整齐的大仓库。进入剧场内,也看不到大理石等奢华的装潢,到处都是简洁却富有质感和品位的设计。剧场建设时,为了适合各种不同剧目的要求,舞台基本上都是一个空架子,既没有灯光音响等配套设备,甚至连舞台平面也是空的。很多剧目开始装台时,舞台上的固定设备只有吊杆,灯光的回路和支架都是重新安装的。虽然在这样的剧场前期工作量大、装台时间长,但可以不受剧场原有的升降、旋转等固定设备的制约,可以灵活应对各种舞台要求,对于一个长期公演的剧目来说十分实用。特别是为作品量身定制的舞台效果,一定是一个设备固定的普通剧场所不能达到的。

和日本的普通剧场相比,四季剧团专用剧场最大的特点在于大大拉近了观众席和舞台的距离。剧团在建设剧场时始终坚守一个理念,那就是“舞台和观众席尽量接近”。基于这个理念,设计时特意将剧场二楼的座位向舞台延伸。从二楼最前排的坐席到舞台的距离来比较,1964年日生剧场的设计为18.5米,四季剧团有了自己的专用剧场后,从“福冈城市剧场”的15.6米,缩短到名古屋剧场的14.7米,再缩短到“秋”剧场和“海”剧场的11.7米。通过这样的设计,坐在二楼的观众,比坐在一楼后排的观众观看效果还要好。此外,四季专用剧场的舞台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台口窄而高。从歌舞伎表演等沿袭下来的日本传统舞台多是宽大的台口,虽然能容纳更多的座席,提高售票率,其弊端却造成观众席离舞台较远,同时因台口过宽,舞台的呈现容易向两边扩散,减少了舞台上的凝聚力。为了打破传统,营造更浓密的表演和观剧空间,四季的专用剧场沿袭欧美的设计,将台口变窄、变高。虽然这样一来座位数和每场的观众量会减少,却保证了最佳舞台观赏效果。

“春”剧场内部

三、不断创新,尊重观众

四季剧团的每一座专用剧场在兴建时,都会总结以往的经验不断地更新和改进。作为临时剧场的“猫剧场”,经历了东京、大阪、北海道等地的不断建设之后,每一次构建新的剧场时都会加以改进。2009年在横滨建成的第17代“猫剧场”,从舞台的最前端到观众席最后一排的距离只有19.5米,力争做到每一位观众都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剧中的氛围。同时,它还将历代“猫剧场”舞台的开放度推向极致,它模仿古希腊圆形剧场的构造,将观众席环绕舞台的角度设置到220度,让观众在不同角度都可以欣赏到不同的场景变化。同时也大大扩展了演员和观众的互动范围,使《猫》剧变成一部“体验型音乐剧”。

《猫》剧场内部

四季的专用剧场在选址上十分讲究。日本人习惯坐电车或地铁出行,四季的剧场一般都在从车站徒步10分钟的范围之内。除了到车站的距离,剧场还尽量选择接近商业区的地带,有的剧场甚至就建在购物中心的大楼里。而独立建造的剧场,则基本在商店街附近,彼此带动,相辅相成。

从剧场管理看,专用剧场和当地长期驻演签署合同,剧场管理由营销部负责。每一个剧场没有专门的舞美灯光音响人员,而是由每个剧目自己配备。因此剧场管理内容主要是建筑物本身的检查维护。每个剧场常驻工作人员只有3人,制定工作规则,负责消防和清扫等。每天也要应对来自观众的意见,虽不直接接触观众,但是观众的反馈意见需要认真处理。主要目的是根据四季的演出计划,来做业务调整,保证剧目顺利进行,工作范畴很广,保障了精品剧目的持续上演。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