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与创新 | 策展二期潘攀:永不泯灭的盘锦地域文化符号
发布时间:2016-08-09 发布人: 字号: A A A

辽河入海、白鹤飞翔,这是一个神奇的地方;石油翻滚、稻花飘香,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地方。辽河口文化源远流长,古老的风情、传统的民俗赋予了它与众不同的魅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它不仅没有退出历史舞台,反而以崭新的方式迸发出勃勃生机,成为全新的文化名片。

5月21日,大型情景展示《印象辽河口》,在辽宁盘锦稻草艺术区盛装开启。82个情景展示淋漓尽致、精美绝伦地再现了“湿地之都”的质朴之美,诠释了“辽河口文化”的不朽之魂。整场活动以插秧节为载体,向观众“原汁原味”展示了辽河口的渔雁号子、田庄台吆喝、坨子秧歌、农耕稻作、古老童谣等民俗与风情,讲述这些古老传统背后的动人故事。

辽河口文化,是指生活在辽河三角洲这片扇形冲积平原上的人们,在业已历经的漫长时光中,由于地理环境、历史传承以及民俗习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或制约,所形成的一种别具风貌的文化形态。精简地说,辽河口文化是对辽河口地区的社会文化的命名,这决定了它既是辽海文化的一个区域性文化板块,也是辽海文化的一个重要构成。若干年中,辽河经历了一个“独流入海——分流入海——独流入海”的变迁,辽河口的地域范围也由此呈现了一个历时悠久的动态过程,并最终使如今的盘锦市辖域成了辽河口的核心区域。

迄今的考古调查已确凿无疑地表明,盘锦地区的文化起源至迟发生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而且与辽河流域的经典文化形态之红山文化同源。证据是,早在5000年前,红山文化的代表性器物彩陶片就已出现在这片土地上。接下来,先人们在这片土地上持续繁衍,并相继留下了相关物证,包括商周时期的聚落址,战国时期的燕刀币,辽金元时期的瓷器,明代的边墙、墩台、镇堡以及清代的炮台、甲午战争遗址等等,甚至出土了唐代的货币。

尤为重要的是,在这片土地上还相继发现了多处贝壳堆积的文化遗址,如辽代三官庙遗址、明代马蹄岗子遗址、万金滩小庙遗址、沟北遗址、老坨子遗址等。这种遗址被当地人俗称为“蛤蜊岗”“蛤蜊山”,从中可见其规模之大,人们甚至取其贝壳磨碎了做鸡饲料。这些贝壳多属蛤蜊、牡蛎、海螺等海生物的遗留,这凸显了栖居在辽河口地区的人们曾经从事的生产及生活方式,独特而又持久。辽河口地区的先民虽然较少被史籍记载,却仍然以实物为我们留下了他们曾经在此努力求存的有力证据,且足以构筑起辽河口文化的历史根基。

辽河口文化是三元一体的复型文化形态,即:濒海、临河、河海相融。濒海地区以二界沟为焦点,河海交融地区以田庄台为核心,临河地区是指坨子地、岗子地,随着河淤海退的持续,这坨子岗子最早在漫漫时光中演变为桑田。濒海地区二界沟的驻民,多是渔民及服务于渔业的人,鉴于他们赖以为生的辽东湾是中国纬度最高的渔场,每年冬季都会冻结,他们就在许多年中候鸟似的春来秋返,到底孕育了以外海捕捞为载体的渔雁文化。河海交融地区的田庄台驻民,则多是商人或服务于商业的人,辽河、双台子河及绕阳河一度繁荣的航事,相继促生了田庄台、盘山、沙岭等几个商事兴旺的埠头,最终孕育了以河运为载体的商业文化。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临河地区由于是名副其实的退海之地,也就在很长一个历史时间段里呈现出“坨多岗繁”的地貌特征。这些坨子地、岗子地远远高出周围地表,并由此最早有人栖居,成为盘锦地区最早孕育了人类文明的所在。坨地与岗地的四周,则是潮沟遍布,苇塘连片。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雨水大的年头捕鱼摸虾捉蟹,雨水少的年头晒盐熬碱织席,雨水刚刚好好的年头就耕田种地。久而久之,这种间错交融的生产与生活方式,使这一地区的驻民大多集农民、渔民、手工业者于一身,并由此在辽河口文化这种大型的混合型文化形态之中,又酝酿出了一个小型的混合型文化形态,进而使辽河口文化愈趋丰满。

目前,以辽河口文化作为盘锦市的代表性文化符号,业已取得人们的共识,并得到了多位专家、学者的肯定。近年来,盘锦市委市政府加大了辽河口文化的挖掘和发展力度,已经整理出34项辽河口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57项百年前辽河口的生产生活方式。不仅挖掘出失传百年的《寸子舞》和百年来从未听到过的唢呐演奏《蛤蟆令》、古老《童谣》,还有百年未见的稻占技艺、消失近百年的《淘鱼号子》、《二界沟打蓬号子》,更有以河蟹豆腐、海蜇炖肉、家炒蒲笋为代表的《辽河渔家菜系》,这些极大地带动了盘锦全域旅游和向海发展,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格局已经形成。


校友名片

潘攀,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二期策展班校友,辽河美术馆策展人, 自媒体编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