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二期丁奋起:展览为何,导览何为
发布时间:2016-08-25 发布人: 字号: A A A

9、10月份是旅游行业的旺季,朋友圈里各种马不停蹄晒景点、晒自拍、晒美食的休闲放空场景忙乱在手机屏幕之上。人们踏着忙碌的节奏靡费休闲时光,这多少有点补偿平素工作生活太过务实的心态,甚至有些报复式慰藉的恶补嫌疑。然而那些行将放空身心的场所再如何的貌似闲适,但我们还是不惜冒着腱鞘炎发作的危险,让那焊接在掌中的手机和翻看手机的重复性动作却看上去依然忙碌。恰恰艺术圈里的各种展览盛会,也很喜欢在这个时候来凑凑热闹,似乎在提醒大家,服务行业里头还有我们的身影,大家可不要忘记哈!蓝顶艺术节自然也不例外,自9月26日开幕,直至国庆长假期间,主题展——绘画札记的所在地,蓝顶美术馆新馆1号展厅,没有了往间的平静。这里是观光客和文艺青年来到蓝顶艺术区之后的必到场所,就像一座寺院里的正殿,是香客们最愿意眷顾的所在。

《绘画札记》主题展海报

如果简单区分一下进入美术馆的人群,有这么两类:第一类是专业受众,包括混迹艺术圈多年的批评家、策展人、艺术家、艺术机构代表(美术馆负责人、画廊主等)、媒体人,他们熟谙于最新的行业动态,八卦内幕及小道消息,是资深的艺术从业人员;第二类是非专业受众,有的组团结伴而来,更多情况下是散客。他们大多是文艺男女青年、艺术爱好者、艺术院校师生(保守的艺术教育下大多数人只能算是半专业受众)、当然也少不了那几个展览串子(不太看展览,只领画册,混展览饭)。看着他们自来熟的样子,有时候我们会戏谑自身或者关系友好的兄弟机构:“这几位爷都来了,展览成功了呀”!散客的问题千奇百怪,在展厅的举止也是豪放至极。有一次遇到一位老人家用雨伞指着方力钧上千万的作品说:“咋这么多光头啥意思喃”?也有带着孩子,把展厅当做游乐场,任由其在展厅打滚喧闹的,甚至还有带宠物进展厅的。这说明美术馆的“庙堂地位”还远未建构起来,民间力量参与的全民审美教育还任重道远得很啊。

《绘画札记》展览开幕现场

开幕式成功了,展览也就成功了。对于圈内的人来说,一个展览成功的标志包括:有多少圈内的大佬摆架现场(自然包括当前展览的策展人和参展艺术家),展厅是否被“粉丝们”挤得水泄不通,参展艺术家是否牛×,参展作品是新的还是老作品——这一点基本可以看得出艺术家对展览的重视程度。是否有研讨会之类的展览伴随性活动。此外,国人的“关系美学”是在饭桌上推杯换盏吃出来的,所以答谢晚宴也不能太Low,尤其是本地艺术圈要有重量级的人物来捧场。本土外地共襄盛举,才算和谐社会嘛!圈内人是不会在开幕式上看展览的,或者说来不及看展览,看作品。因为借这个场合,大家都在忙着打招呼,和相熟的,看得懂展览的人聊几句作品,或者礼节性地祝贺策展人和参展艺术家,然后拍照合影,捧场式地发朋友圈,明示圈内的同行:“看嘛,我也来过了”。也许另外一些人的潜台词会说:“你们看看,我也是在场的呦”。开幕式营造了一个貌似时尚但不一定迎合观者趣味的社交平台,尤其是当一个城市的展览活动频繁到几乎要侵占我们的周末时光的时候。在周末的展厅里,你分不清自己是在工作还是休闲?或者是假工作之名访客会友而行休闲之实。周末的展览把圈内人的生活和工作搅在了一起,而真正对展览有兴趣的圈外人,多少又会有一点没有被带着一起玩的感觉。圈内人去看展览变成了一次为美术馆捧场的人情,或者说是小众范围内熟人间的自嗨。此时,一方面展览对于专业受众而言成为一种社交负担,另一方面,那些对美术馆展览有兴趣的非专业受众却被不经意地拒之门外,或者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而我真正想谈的,是美术馆如何在更广泛的社会结构之中,适时地嵌入自身对于受众而言具有必要性的内容,如有参与感的公教活动,可互动的工作坊,听得懂的研讨会等等的服务性插件,或者对于观众而言能够生效的展览导览的安排,从而获取那些受忽视的非专业受众的信任与支持,让更多对艺术有兴趣的人了解展览、了解作品、从而逐渐地理解美术馆的工作及其价值所在。

《绘画札记》展览导览

基于以上的前提,美术馆会要求策展人在开幕式之后,紧接着安排一个展览导览的环节,以期受众对展览的策展理念、参展艺术家及作品的遴选、布展方式等展览要素有一个简明扼要的介绍。但很可惜每次的导览对象,几乎都是美术馆显贵的客人,他们是非专业人士里的特殊个体,对于展览本身不见得有十足的兴趣(商人会问这幅画值多少钱,官员会谈GDP或美术馆占地面积投入产出的量比关系,而落单的美女多半是用做被打望滴)。反而那些想要了解展览的大多数人很难享受这种待遇,他们被美术馆工作人员有序引导的客人们排斥在了“圈外”,被美术馆礼貌地排除在外了。因为一次导览可供服务的有效受众也就是10人以内,再多要么是导览者顾不过来,要么就是被位置靠前的听众隔离地太远而听不清楚。导览不同于导游的景点介绍,虽然我经常被观众呼唤:“导游,来给我们介绍一下这张画”。导游的那些言辞是事先编排的文稿诵读,是固定场所的既有知识罗列,是对历史性文本的口语化表述,如果百度一下,是很容易找到类似的图文资料介绍的。导游的内容在空间上相对封闭,在时间上相对的后置,它着眼在已经发生过的历史线索之中。而美术馆展览的导览内容,在空间和时间的双重层面都具有不固定的动态属性和开放结构。因为展览的内容是策展人立足行进过程中的社会、文化、艺术现象,所做出的从发现、编辑、呈现、讨论到传播的综合性研究过程,这样的工作方式是先预设一个问题,再将问题的构成元素(作品)赋形于空间之内,在问题的呈现现场(展厅)与观者互动、交往的过程当中逐步修正的工作方式。而相反,导游是根据既定空间场景,编辑文字内容的故事性介绍。

既然展览的阐释方式趋向于开放结构与互动过程,那么对于展览的受众而言,如何以一种相对容易的方式切入展览,同时,美术馆从一个比较浅显易懂的角度引导受众,便是一个双向的、又彼此关联的技术问题。现身说法,也就是如何利用那些可供导览的有价值的内容,引导众多的非专业受众来观看、阅读“绘画札记”这样一个绘画课题研究的展览,从什么样的角度观看展览,应用哪些方式、方法、途径,来阅读展览所探讨的有价值的绘画实践。

《绘画札记》展览导览

展厅里最容易被观众接受,也最容易和观众产生共鸣的作品,往往是那些非常具象,甚至逼真如实物的画作。“画的真像啊,简直和真的一模一样”……观众惊叹的口吻说明他的视觉感知和他以往的审美经验获得了一致。这是大多数人在中小学美术课本里接受到的现实主义的美育经验。此时,他在图像的层面基本理解了画面形象:具体而逼真。这种视觉上的经验反过来印证了他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房子就应该是方的,树就应该是绿色的等等。他在观看现实主义的作品时,视觉的第一印象强制大脑努力地向经验靠拢,从而完成了一次现实主义的“图式修正”的观看过程。此时,他看到了作品的结果,也对作品有了自己在图像层面,准确的说应该是形象上的理解。但是对于观众而言,形象只是所经验到的绘画的第一个层级,而除此之外的绘画语言(题材、构成、技法、形式、视知觉)、审美趣味(作品在美术史范畴之内的风格样式,作品自身在当下文化语境中的意味,画面气质、格调)、观看过程(观看、阅读、图像和文本的关系)、工作方法(临摹、写生、挪用、科学实验)等等绘画本体之类的讨论,是绘画从观看到阅读,或者说脱离简单审美,进入深度观看的高级层面。

展厅里的作品,往往呈现的是艺术家工作的最终结果,其工作过程观众不得而知,也许根本不知道为何需要了解这些,或者说非专业的观众很难仅仅通过结果,反向地回溯艺术家工作过程中的细节、特点、差异性及其价值取向。艺术家工作方法的差异,是工作过程不同和个性化的最大动因,也使得他们的工作结果互相不同而独立于他人。艺术并非无节制的天马行空,在规定动作之内的创新才有意义。“绘画札记”展览的参展艺术家大多具有学院专业训练的背景,大多数人也有在学院教书的经历。学院对于他们而言便是艺术创作行为准则的“规定动作”,再加上意识形态对现实主义文艺观及其工具论的要求,使得他们的作品可以在“现实主义”的语境范畴之内来讨论。

以上话题的讨论,基于现实主义的视觉范畴,抽象风格在此不做论述。因为国人缺乏理性和逻辑的精神训练,对形式美感也是漠视至极,凡事皆需内容填充,我们才会倍感充实。开幕式之后,策展人汪明安不无遗憾地说告诉我:“其实我们这个展览还可以做得再细致、在深入一些”。我也不住地的点头称是。然而每次展览的制作或多或少会有遗憾的地方,都会信誓旦旦的说下次一定改正。然而下一次展览又会面临新的遗憾,新的课题。所以,我们在追求展览品质感、学术性、国际化等等一切高大上的时候,也要把美术馆的基础性工作兼顾起来,搞科研的时候也不要忘记科普工作的必要性。

2015年12月25日 于蓝顶


校友名片

丁奋起,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二期策展班校友,成都蓝顶美术馆策展部主任。

分享到: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下一篇:传承与创新 | 策展二期田予冬:“赏石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