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讲话两周年 | 海外三期周由强:坚守与求变——媒体融合环境下的网络文艺评论
发布时间:2016-10-27 发布人: 周由强 字号: A A A
2016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发布两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希望文艺战线和广大文艺工作者不辜负时代的召唤、不辜负人民期待,创造出更好更多的文艺精品,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为此,我们设立了“纪念讲话两周年”专题,与大家共享由研修院校友创作的作品。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快速崛起,强力推动了媒体融合,带来了一场“传播革命”,极大地改变了文艺创作、生产、评论、传播和消费等各个环节。文艺生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呈现出勃勃生机但又乱象丛生的复杂景象。连接、分享、交互等成为网络文艺传播的重要实现方式,“社群主义”成为网络空间的通行法则,曾经主流的纸质信息传播方式逐渐被边缘化,海量信息插上数字化的翅膀呈“病毒式”扩散。与之相应,网络文艺评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特征,在“坚守”与“求变”之间寻求平衡与突破。

文艺创作与文艺评论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共同推动着文艺事业不断发展。文艺评论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是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量。既然是镜子,就必须正视所要反映的对象;既然是良药,就要找到病灶、对症下药。尽管在媒体融合的环境下,文艺作品创作、传播、消费和评论的方式有所改变,但文艺精神生产的本质和受众对文艺的审美期待不会变,文艺评论褒优贬劣、激浊扬清的基本功能和作用不会变。不管是线上或者线下,文艺作品的创作生产都会受到技术、艺术、学术和相关政策环境的影响。与之相对应,社会对文艺创作和评论的要求和需求从根本上讲应是网上网下一个样,而不会让网络文艺疯狂野蛮生长。

就网络文艺评论而言,不管是围观、点赞、转发,还是跟帖、转帖、力顶、拍砖,体现的都是受众的主观意志,是受众的态度、立场和价值取向。当然,随着报刊、电台、电视台等传统媒体和基于网络技术而新兴的各种移动微端传播媒介融合,建立起一种立体多元的媒介结构,基本弥合了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的鸿沟。尽管如此,也出现了“押沙龙966”、“北小京”等匿名评论者和一批诸如“青评点梅花”、“影视独舌”、“毒舌电影”等一些影响力较大的微信公众号纷纷出现,它们能受到大众欢迎,是因为他们大多围绕话题性强、关注度高的文艺作品或事件发表文章,并且观点犀利、短小精悍、图文并茂,显得锐气、底气、地气十足。不可否认,其中不少文章也因为情绪化、商业化、碎片化、绝对化和缺乏人文情怀和思想深度等弊病引起了较大的争议。

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文艺评论是“运动的美学”,是带有浓厚理论色彩的实践活动,是运用文艺理论来评论文艺现象的实践活动,其科学性是建立在对艺术规律和审美特点的深刻理解上。不管技术如何进步,也改变不了评论者主体的决定性地位,不管网络文艺如何喧嚣热闹,也改变不了文艺评论价值判断的功能和作用。优秀的文艺评论,不仅可以帮助创作者总结创作得失,帮助读者和观众更好地欣赏优秀作品的精髓,而且能够发现和抵制不良的创作倾向,批驳错误的文艺现象,匡正文艺风气,推动良好文明风尚的形成。

正如清初艺术家石涛所言,“笔墨当随时代,犹诗文风气所转。”文艺评论工作者也应当和文艺创作者一样,将自己的生命和艺术融入到时代的洪流之中,增强作品的生命力和感染力。在今天这样一个网络信息时代,海量艺术作品的井喷增长,各种商业行为的利益驱动,全民表达热情空前迸发,面对汹涌的融媒体浪潮,文艺批评者只要积极适应、主动应对,坚守艺术理想、批评精神和独立品格,不断创新理论武器和方式方法,就一定能够产生一大批客观、理性、科学、文质兼美的优秀文艺评论作品,引领网络文艺朝着健康繁荣的方向阔步前进。

文章刊发于《光明日报》(2016年08月20日06版)


校友名片

周由强,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海外三期校友,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副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