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心得 | 海外七期郭云鹏:坚定文化自信,正确对待学习与借鉴
发布时间:2018-10-25 发布人: 字号: A A A

 9月7日至9月29日,“2018中国文联赴俄舞台艺术编导创作人才高级研修班”(简称海外七期)顺利举办。研修结束后,学员们整理笔记、查阅资料、结合自身工作,提交了主题各异的研修心得。为使此次海外研修成果惠及更多校友,我们特选取部分精彩内容与大家共享。

学员郭云鹏向授课老师赠送礼物

2018年9月7日至29日,我有幸参加了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海外七期赴俄罗斯的研修。虽然研修已经结束,但是仍充满了收获多多、幸福满满的回忆。

本次海外研修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时间长。我们进行了为期三周的学习,而且是在文学艺术在世界占有十分重要地位的俄罗斯开展研修。这是我工作近20年来时间最长的海外研修,因此我倍加珍惜。21天的时间让我们能够静下心来,潜心学习、认真思考。二是规格高。我们先后在俄罗斯最重要的两个城市圣彼得堡和莫斯科开展教学活动,圣彼得堡的俄罗斯国立舞台艺术学院和莫斯科的梅耶荷德艺术中心各艺术门类的知名教授为我们授课。三是具有广泛性与融合性。海外七期学员来自全国各地、各艺术门类,大家学习、生活在一起,积极广泛的交流促进了思想的碰撞与融合。我与同学们常常深入交流探讨,不仅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而且在学术上获得了很多有益的启发和巨大的收获。

此次赴俄研修我有以下几点感想与收获。

一是关于艺术熏陶与文化消费。当俄罗斯国立舞艺术学院的院长讲述圣彼得堡的文化发展概况时,她非常骄傲地说圣彼得堡是俄罗斯的“文化首都”。在圣彼得堡,除了诸如冬宫、亚力山大剧院等闻名世界的国家文化部直属的博物馆、剧院之外,还有很多圣彼得堡市政府直属的文化艺术机构,包括剧院26个、博物馆16个、音乐厅12个、图书馆5个、文化艺术中心56个,以及非政府主管的自营剧场60余个。政府还会举办各种主题的文化节庆活动,将城市打造为一座艺术之城。其实,圣彼得堡只是俄罗斯文化的一个缩影。俄罗斯高度重视儿童青少年的艺术教育,他们从小接受艺术熏陶,艺术浸润心灵,深入骨髓,最终成为他们生命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圣彼得堡和莫斯科拥有众多剧院,上座率都非常高,演出基本满座。除一部分游客之外,观众多以市民为主,很多人都是举家来看演出,人们有文化消费的传统和习惯。重视少年儿童的艺术教育,为剧院提供源源不断的固定观众群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二是关于文化自信。通过这次研修活动,我深刻地感受到俄罗斯艺术家那种发自内心、写在脸上的文化自信,而且各门类的艺术家都是如此。他们坚守着自己的传统,有时甚至是种“执拗”的自信。俄罗斯引以为傲的芭蕾、马戏均从意大利、法国等地传入,但是他们并不避讳这些,还特别骄傲地指出是俄罗斯将它们发扬光大。俄罗斯艺术家拥有很高的社会地位,他们以此职业为荣。记得拜访莫斯科契诃夫艺术剧院时看到,虽然剧院经过了120年的时代变迁,但是每一位在剧院工作过的艺术家的照片都被展示在光荣墙上。俄罗斯对艺术家的尊重和敬畏,令人赞叹也令人深思。在传统艺术方面,我们应该向俄罗斯学习,进一步挖掘传统文化瑰宝,不断增强全民族和艺术家的文化自信。

三是关于艺术档案管理。在拜访俄罗斯戏剧家联盟时,他们拥有122年历史的图书馆,藏书异常丰富,令人震惊。我甚至翻看到了100多年前出版的专业书籍。在中共六大会址开展党日活动时,据介绍,馆藏文献资料来自苏联国家档案馆,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全国代表大会有关资料保存最为完好的一次。这些都让我再次感慨俄罗斯对档案管理的高度重视。相比起来,我们的文联及各文艺家协会,在资料的收集、整理和保存工作方面,非常值得学习和借鉴他们的做法。

四是正确对待学习与借鉴。此次研修让我们对俄罗斯艺术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有了一定的了解,俄罗斯艺术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但是通过观察与思考,我们也可以看出俄罗斯艺术同样面临着传统与现代、坚守与新锐的博弈。如现代艺术中也存在打着实验的旗号,颠覆传统、突破边界的艺术样式。这是当下艺术发展过程中我们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结合本国实际,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尤为重要,我们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盲目自大。

作者 | 海外七期 郭云鹏

编辑 | 国际研修处 刘怀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