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明辉:热词背后的冷思考
发布时间:2020-01-18 发布人: 字号: A A A

       由中国文联主办、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承办的2019年中国赴英影视舞台艺术编导创作人才高级研修班(海外十期)于2019年12月在英国顺利举办。研修结束后,学员们整理笔记,结合自身工作提交了研修心得。为使此次海外研修成果惠及更多校友,我们特选取部分精彩内容与大家共享。今天与大家分享的是安徽文学艺术院郭明辉的研修心得。


郭明辉在中国驻英国大使馆

       2019年12月8日至21日,我有幸参加了海外十期的学习,收获颇丰,感触颇多。本期研修的主题是“影视和舞台艺术”,在英国接触的主要是戏剧和影视方面的专家,因此就这一主题,谈一些体会。

       扶持:不是灵丹妙药,却非常重要

       在英国学习期间,无论是戏剧专家还是影视专家,无论是正式的课程还是课后互动交流,“扶持”算是一个高频“热词”。这里所说的“扶持”,是指政府的扶持。

       东伦敦大学的林登博士(Henrik Linden)关于英国创意经济的讲座,内容丰富,角度新颖,数据清晰。在他有条不紊的讲述中,“扶持”一词频繁闪现。虽然有时会化为“政府出资”、“国家推广”或“税收支持”等概念,依然没有脱离“扶持”的范畴。尤其是谈到“城市创意产业的发展条件”时,林登博士把“政府支持”放在第一位,其次是社会资助。

       无独有偶。爱丁堡苏格兰舞蹈剧院的行政总监在分享剧院管理运营经验时,也强调“政府扶持”的重要性。作为英国五大创作剧院之一,苏格兰舞蹈剧院是苏格兰仅存的拥有舞者和演出团队的剧院。因表现形式不同,该剧院业务分为戏剧和舞蹈两大板块,统一管理。由于是非盈利性质,该剧院的资金来源甚广。首先是国家的创意苏格兰组织资助,约占47%;其次是当地市政府的扶持,约占8%。二者相加,高达55%。其余由演出收入、社会捐助以及剧场内部经营构成。正因为如此,目前该剧院收支基本平衡,正在设法开拓新的增收渠道。幸运的是,目前当地城市正处于文化转型期,政府力图尽快焕发老工业城市的活力,对演艺和文旅的重视程度加强,为剧院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当然,在英国也有不接受政府扶持的“另类”,那就是环球莎士比亚剧院。环球莎士比亚剧院被称为“莎士比亚工作的地方”。四百多年前,从埃文河畔斯特拉福小镇走出的戏剧天才莎士比亚在这里放飞戏剧梦想。时至今日,该剧院演出依然露天采光,座席屋顶上斑斑青苔见证昔日辉煌。据该院行政总监Neil介绍,环球莎士比亚剧院是独立的民营剧院,不接受政府支持。

       舞台艺术如此,影视也是如此。英国电影协会(BFI)是一家于1933年经英国皇家特许设立的非盈利机构,主要职能是促进英国电影行业的振兴与发展。据该协会国际事务部负责人介绍,协会自成立以来,费用来源主要是英国政府支持,同时英国皇室是该组织的赞助人。值得一提的是,该协会得到“扶持”后,自觉“反哺”社会,发起“走进电影”的项目,与全国近万所中小学合作,潜心普及电影艺术,真正做到电影人才的培育“从娃娃抓起”,由此可见其在电影事业可持续发展上做出的努力。也许正应了协会门厅上的“Film Forever”(电影万岁)。

       英国政府对戏剧和影视的扶持是多方面的,方式和方法、力度和条件有相应的规定。但总归一句话,不撒胡椒面,不搞一刀切;着眼当下,放眼未来。因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当然,扶持并不是灵丹妙药,要振兴戏剧和影视,还需要多方面的条件。

       创新:无处不在,无限追求

       近年来,在我国的各行各业,“创新”成为持续热门的话题。在此次学习交流中,“创新”也是教与学双方共同关注的热词。

       爱丁堡特拉弗斯剧院创意和制作总监在作相关介绍时,紧紧围绕着“创新”展开。1963年,为改变每年八月艺穗节后爱丁堡戏剧市场的冷清,一批苏格兰的戏剧界人士在一家老电影院发起并组建该剧院。为规避当时的审查制度,他们思路创新,大胆实行会员制,一时领风气之先。多年来,该剧院一直坚持只上演原创作品,吸引大批忠实观众,名声雀起。

       长期以来,该剧院坚持实行伙伴公司的合作模式,这无疑也是一种创新。所谓伙伴公司合作是指该剧院每年独立制作八部作品演出,其它时间邀请全球的伙伴公司来演出、交流技艺,弥补空缺。当然,该剧院的创新远不止这些。在剧目创作上,既有名家大腕,也有无名之辈,无论作家资历如何,都会全程支持直到作品搬上舞台,甚至扶持剧作家成名成家。“与作家共同成长”既是他们的使命,也是他们的创新之举。此外,在艺术呈现上,该剧院追求灵活多变。以舞台使用为例,既有传统的正方形,也有三角式、两翼式,甚至下沉式。无论什么形式,都围绕剧情和呈现两大关键,以期达到最佳效果,最大程度施放艺术家的想象力。值得一提的是,每部戏排演之前,该剧院往往先进行剧本公开朗读,听取观众意见,希望观众参与创作,真正反映“苏格兰的声音”。该总监反复强调,“创意,融入,创新,共享,未来,合作”是该剧院的价值观。

       同样视“创新”为生命的还有兰心剧院。据兰心剧院高级制作经理Jackie Crichton介绍,兰心剧院一直通过“创新”以达到戏剧的繁荣,同时关注创作群体的独特性,持续为推出女性艺术家的作品而努力,成就斐然。在票房保障上,该剧院实行季票预售,观众订购一张季票,就可以在同一座位观看该剧院整个季度的戏剧作品,这样一来可以提前掌握上座率。据悉,从2020年三月开始,该剧院将改编中国故事,期望从中国优秀传统经典作品中寻找“创新”的灵感。

       事实上,在英国文艺界,坚持创新的不仅有舞台艺术家,影视艺术家同样走在“创新”的路上。BBC的项目执行官Carrie Britton分享的家族历史探密纪录片《你以为你是谁》的案例值得借鉴。众所周知,BBC公司的纪录片独树一帜,享誉全球。他们之所以成功,源于多方位的“创新”,目的是为打破纪录片的题材、框架雷同,讲述“独一无二”的故事,提供纪录片类型的制片“圣经”。英国独立电影制片人和媒体企业家Patrick Fischer通过电影《老虎屋》包装的案例,分享了项目融资、分账模式,以及项目“代收人”的创新举措。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小羊肖恩》的编剧Kay Stoham关于剧本创作的一句话:“写自己的最爱,不要跟流行”。此言虽说并不算创新,却秉承着创新精神,也是对创新的捍卫,值得我国同行共勉。

       观众:是裁判,也是沃土

       闻名世界的伦敦西区可谓是戏剧的天堂,并不广阔的区域,拥挤着近五十家剧院。如此盛况,在全球范围内绝无仅有。按照供需理论分析,之所以诞生如此多的剧院,观众的需求是最主要的原因。如若不然,许多剧目的驻场演出将难以实现。

       有人说,英国戏剧之所以如此兴盛,缘于拥有全球最热情的戏剧观众,这一点在几次观摩学习中得以证实。无论是引进创排的《汉密尔顿》,还是经典剧目《红舞鞋》和《歌剧魅影》,观众的热情简直可以驱散伦敦的严寒。事实上,英国的观众不仅热情,而且专业,每场演出中总会在合适的时候或是响起热情的掌声,或是发出会心的笑声。无论掌声还是笑声,都是对艺术家的奖赏,都是一种自发的互动,都显示出观众的成熟。

       据介绍,近年来,英国的戏剧市场或多或少地融入了文旅的诉求,《汉密尔顿》的引进便是典型的市场行为。因此,许多剧院的目光盯住游客的荷包,然而这并不影响伦敦观众的热情与专业。其实,在我们拜访的多家英国的影视和戏剧机构时,都会涉及观众这一话题,或多或少。即便不置一言,观众这一要素也沉淀于谈话的背景之中。

       众所周知,艺术作品传播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受众。有位戏剧大师曾说过,观众是可以培养的。作为戏剧大国,抛开国家力量的推广,英国的戏剧文化早已根植于民间,成为文化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数据表明,欣赏戏剧是英国国民的普遍文化活动之一。因此可以说,英国具备戏剧发展的优质土壤。虽然因历史阶段不同,这一表现有差异,但总体来看,英国民众的戏剧情结,成为戏剧发展的良好条件。反观我们的戏剧发展,这一问题值得思考。

       在英国,影视行业也在为争取自己的观众而努力。英剧一度被全球时尚青年追捧。事实上,英剧起步较早,发展多年,在国内外培养了大批观众。但是随着全球一体化发展和文化产品的多元,英剧在本国的观众也有所流失,这一现象已经引起英国剧作家和制作机构的注意。和剧集观众一样,英国的电影观众也在悄悄流失,尤其是年轻人。当然,放眼全球,这或许并不是英国的特例。

        综上所述,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戏剧和影视的发展关乎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文明走向。政府的扶持、创新的精神,以及观众的培养都不可或缺。在正确导向下的政府扶持,可以涵养并激发创新;而有益的创新可以吸引并培养观众,依此形成良性循环,从而构成良好的文化生态,促进戏剧和影视事业的健康发展。

编辑 | 文艺研修院 谭映雪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