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克伟:关于德国文艺管理的浅思薄想
发布时间:2020-04-27 发布人: 字号: A A A

       由中国文联主办、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承办的“2019中国文联赴德文艺管理人才高级研修班”(海外九期)于2019年12月在德国顺利举办。研修结束后,学员们整理笔记,结合自身工作提交了主题各异的研修心得。为使此次海外研修成果惠及更多校友,我们特选取部分精彩内容与大家共享。今天与大家分享的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工作处副处长梁克伟的研修心得。

       大众、西门子、双立人等德国制造,德甲联赛、世界杯里的德国“战车”,莱茵河、柏林,歌德、席勒,女总理默克尔……当乘坐北京至法兰克福的航班飞往德国的时候,我脑子里能够想到有关德国的林林总总也不过这些而已。从法兰克福到柏林,在半个月的时间里,作为海外九期赴德文艺管理人才高级研修班的一员,通过培训和思考,让我在浅层的感受之后,对如何做好做强我们本土文艺管理这道思考题,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严谨的艺术之根深入人心

       “从娃娃抓起”,似乎在我们的社会中每个人都已认识到这点,大家也都很熟悉这个口号。但好像大人们无论怎么努力,娃娃们却不这样认为。学生们疲于且痛苦于在各类型学习班、特长班里周旋,从兴趣盎然到枯燥无味仅是一瞬间的事。为什么?因为多数成人这么干,都是出于望子成龙的焦急心态。

       培训期间到访的民间马戏协会组织的教育部负责人说,“我们注重培养艺术创造而不是创造艺术”,不为知识而知识,不为艺术而艺术,一切对艺术追溯的源泉均发自于民间,这种文化思路在马戏协会的教育模式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所以,我看到的是,当地家长把这里视作暂时照顾孩子的托管场所,当地儿童把这里当作玩乐的游戏场所,一时间学习马戏的艰辛与折磨也就自然度过了。年龄稍微大些的孩子已经在这里学了好多年,在面临未来职业道路选择时,他们可以选择从事马戏这份工作,当然也可以选择继续将它作为一种爱好。从接触一门艺术,到学习它,直至从事它,在德国有一套严谨的流程,这或许是德国工匠精神在艺术领域的呈现。其中一个环节很有意思,就是从业者有必要以“学徒”的身份跟着一个“师傅”学习,学习期满得到认可方能拿到资格证,成为一名正式从业人员。这与我们传统的师徒制很像,但我们似乎已渐渐摒弃了这一形式。

       在法兰克福博物馆交响乐团,一个大提琴乐师的岗位空缺,竟会有数百人前来应聘。授课中我们得知,在竞争比例如此高的情况下,这些竞聘者虽都是从小学过乐器,可也不尽是从事大提琴工作的专业人士,也有不少是因感兴趣而前来应聘的。但无论你是专业演奏者还是爱好者,都需要经过三轮考核和一年的实习考察,这个过程还必须有乐团的集体决策参与其中。在这个案例中,我们看到了专业院校的优势,也注意到了协会组织的能力,更感慨于德国对歌剧音乐这一传统文化的普及。正如我们的国粹——京剧,要想传承并且发扬光大,不仅要面对现代社会人们观赏习惯变化的冲击,更要学会审时度势给京剧注入新的活力。在德国,如此严谨和严肃的考核也多见于其他艺术领域。比如,德国自由摄影家和电影设计师专业协会(BFF)会长Jorg Steck说,德国摄影从业者的准入门槛很高,BFF协会新会员入会要经过专家组的评审,评审并没有固定的标准,主要考察艺术成就和创作能力,但评审过程非常严谨和民主,每位专家都有权利表达想法和意见。即便顺利入会,“会员身份”也并非终身制,仍有更加严酷的晋升和降级乃至退出机制。

       位于莱法州的基恩音乐学院(类似于社区大学),从早教到成人教育,学生年龄下到“刚会走”,上到“九十九”,且鼓励家庭学习。“有的家庭聚会,爷爷吹口琴、爸爸弹吉他、妈妈弹钢琴、孩子打鼓,全家就能组成一个乐队,且都乐在其中。”音乐老师告诉我们,在德国,专业教育和大众普及得到了很好的结合,而且许多文艺素养已经渗透到民众的骨子里,人们将陶冶情操、提升审美作为学习艺术的主要目的和期待。在学习考察中,我们认识到,德国的很多协会组织或者称作“俱乐部”,在将专业艺术教育普及至社会大众这个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此我发现,德国的文艺形态辨识度很高,他们做的并不是简单的“从娃娃抓起”,而是极大遵从本土文明的独特性、民族性和纯粹性,坚持一切资源为我服务的理念,从思维上加以启迪和教育,注重对民众本土文艺习惯的培养,进而达到培根铸魂的目的。我认为这是一种“以文化育文明”的良好状态和养成方式。

       文艺发展生机勃勃

       德国在哲学、诗歌、音乐、绘画等艺术领域取得了较高成就且人文荟萃。德国的文艺发展与其特定的社会背景和地缘关系紧密联系,鲜明地反映了德国的文化生态风貌和其独具特色的现代性和后现代性光辉。

       法兰克福艺术家之家,又称“塔楼”,类似北京的“798”,也是由一座废旧厂房改造而成。“未来是不确定的”是其遵循的艺术思维,艺术需要创造——颠覆——再创造,“塔楼”的文艺理念充分彰显了鼓励文艺发展的思想,他们对艺术创新有很强烈的自发性和自觉性,其破旧立新的勇气和由对未来发展不确定性而孕育出的独特艺术原创力,值得我们回味和思考。这种倡导和推动使得德国艺术家始终走在创新的路上,即便自己的作品在当下不被理解也孜孜不倦,因为“未来谁知道呢,也许就成功了”。

       关于艺术,艺术家追求在艺术创作上的不断突破,政府和组织需要艺术培根铸魂,人类对艺术有向往和追求。德国认为投资文化艺术就是对国民的灵魂进行投资。柏林文化艺术创意协会、德国普鲁士遗产基金会这些文艺组织都提到,许多文艺项目通过审核后,艺术家的才华和思想可以得到充分的施展。

       德国普鲁士遗产基金会副主席Gero Ditmer对德国博物馆发展的讲述也表明,艺术发展离不开时代背景且深受所处时代的影响。柏林艺术的发展,最鲜明的特征,首先是受到法律保护,其次受到政府的重视,再次是协会、基金会组织机构完善,然后是艺术政策精细和教育体系完备,以及活跃创新的艺术创作环境。德国特别是柏林对艺术家和艺术创作,无论是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主张上,支持力度都很大。

        此次德国之行收获甚多,我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也产生了许多想法和设想,以上仅是其中的一些感受和体会。德国在文艺管理方面确实有很多独到之处,归根到底与其国家文化、民族精神的形成密不可分。同样,我们只要紧紧抓住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努力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这一精神基因,坚定文化自信,一定可以创造和发展出富有中国特色的文艺管理理念和事业发展模式,且必将对世界文明的进步产生深远影响和积极作用。

编辑 | 文艺研修院 刘怀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