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七班刘建平:墨韵抒写情怀 光影记录感动
发布时间:2018-10-16 发布人: 刘建平 字号: A A A

我是一名国企文化宣传部门负责人。儿时受父亲影响开始学习书法,书法也逐渐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享受。同时,摄影也是我工作的一部分,我曾是中国石油报的一名摄影记者,也是新华社的签约摄影师,相机是我手中的有力“武器”,用摄影讲好身边故事,也给我带来了极大的乐趣和成就感。所以我个人的微信公众号起名叫“墨韵光影”,意在“墨韵抒写情怀,光影记录感动”。

几十年来,虽小有成绩,但学习过程步履艰难。这次跨界融合培训研修,对我来说,如久旱逢雨。三周学习很快结束了,各路艺术大家荟萃,精彩授课纷呈,场景仍浮现在眼前。

刘建平在研修班上发言

老前辈李刚田老师的到来让我欣喜不已,以往只是在电视上见到,面对面聆听他的教诲生平还是第一次。李老师用一种老艺术家的责任和情怀讲述在新形势下如何繁荣书法艺术,作为中国书法四十年发展的见证者,他倡导书法艺术应当唱响主旋律,尊重艺术发展规律。他认为书法艺术之美在于它不刻意去设计美,就像好的化妆看不出化妆的痕迹。李刚田老师的这一观点在刘洪彪老师的授课中也得到印证。刘洪彪老师用犀利的语言分析了“乐观与忧患中的书法现状和理想”,强调书法要健康发展就要正视传统、了解艺术、智鉴它法,要崇文、尚艺、修心。老师们言语之间表达出的不仅仅是对书法艺术的孜孜追求和热爱,更是作为一名新时代艺术家的爱国爱民的风骨和情怀。当然我们也从方放、徐右冰等年轻艺术家的授课中看到了未来书法蓬勃发展的光明和希望。

作为一个摄影人,陈小波老师讲述的《国家相册》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陈老师启发我们用影像讲述中国故事,要用心去拍好身边的人和事。只有打动自己才能打动观众。人们常说,摄影进入了一个设备和后期制作的比拼时代,其实真正好的作品不仅是靠设备、靠后期,更主要靠你生活的积累,心中对人的尊重和对美的热爱。正如李树峰老师所说,“要到深处去,要大写自然和人性之真。”

其他领域授课老师对各门类艺术的旁观和见解也给我留下了很深印象,如著名画家王明明老师谈摄影的时候说道:摄影家要有敏锐的眼光、独立的思想、独特的视角和综合的修养。他认为书法更要讲究法度,缺失了法度,就不称之为书法,而只是用毛笔写字……

刘建平主持学员联欢会

在交流时,一位来自新疆的同学感慨地说:“这次研修让我明白了需要补的课还很多,最大的收获就是找到了自己的短板,否则就会出现‘木桶效应’”。她的一番话也道出了我的心声。无论是书法家、摄影家还是画家,我们需要补的课不仅仅是艺术的技法,更重要的是思想,是对“为谁创作、创作什么、怎样创作”的深刻思考和把握。好的艺术家要在自己身边的生活中深扎下去。找准一个点、一个人、一件事,坚持下去。

作者 | 民族七班 刘建平

编辑 | 教学科研处 许文彬

校友名片

刘建平,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民族七期校友,中国石油青海销售公司企业文化处处长。作品《古诗一首》入展2017年第四届全国职工书画展;作品《高原之美》在2017年参加由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组委会举办的今日丝绸之路国际美术邀请展,获特别荣誉奖;隶书作品《唐诗》在2012年参加由中国职工艺术组委会举办的“神华杯”书法美术作品展览,获得优秀奖。隶书作品《古诗》2012年获中国书协举办的首届中国电视书法大赛三等奖;隶书《古诗一首》入选2018年中国书协举办的全国第二届大字展;摄影《童年》获2013年中国摄影家协会举办的“印象西藏”全国摄影大赛优秀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