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讲坛(三)
发布时间:2018-06-28 发布人: 字号: A A A

吴明泽:艺术歌曲是由诗歌与音乐结合而共同完成艺术表现任务的一种音乐体裁。我创作的《海风你吹吧》抒发了人对自然界的热爱,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情怀。而我为男声吟唱与钢琴而作的《如梦令》,则运用西方现代“十二音”作曲技法为宋词《如梦令》谱曲,歌曲融入了五声元素与京剧唱腔,体现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创作意图。等到了我为CCTV5“第十二届全国冬运会开幕式”而作的钢琴曲《我们在这里相遇》,我对原有歌曲进行了器乐化的展开,旋律歌通俗易懂,受众面更广泛。

金焰:对于传统与当代我没有一种褒贬的概念。它是一种矛盾体,艺术对我来说是一种提升自我境界与修养的工具与手段。讲到境界与修养那就离不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社会在矛盾中前进,艺术也同样如此。但不管你用什么形式,什么方法,什么理念来表现你的作品,弘扬中华文化是不可或缺的。

在我的作品中,比较强调传统与当代的结合,就是用当代的形式、传统的手法来表现我内在的气质。对于当代艺术我是用扬弃的思维来吸收的,当代性中我最看重的就是永远在路上。

刘忠俊:我出生在一个偏远艰苦的民族地区,我坚持自学绘画,逐渐成为了一名绘画工作者,取得了一点小小的成绩,但我还得为克服创作能力上的不足而努力奋斗。唐卡带给我的滋养不是民族绘画的表面形式,而是内在的精神感动。在我的中国画创作中,所有的线型色、点线面、黑白灰都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自己与自己的对话、自己与生命的对话、自己与宇宙的对话。在苦难中荡涤,在困顿中升华,将自己的精神与情感,酿成一碗酒、熬成一杯茶,请您走进来,坐一坐、品一品。

王志昕:我是一名中国文艺志愿者,经常跟随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中心、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去各地参加志愿服务,使我印象最深的一次志愿服务是到河南省商丘市刘口乡刘灿村参加为留守儿童支教服务,当我走进村子,进入学校登上讲台的那一刻,我感受到了孩子们对于知识的的渴望,他们的眼神里充满了对音乐的好奇,为了这次文艺支教,在出发前我做了大量的准备,在短短的十天的时间里,我力争用最短最有效的办法使这些孩子们了解音乐,走近音乐。从小心翼翼的接触留守儿童开始,慢慢的我与孩子们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直到现在我们依然还保持着联系。在十天的支教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作为艺术工作者我们到底能拿生么来帮助这些孩子呢?只能是用音乐让更多的人关注到这一群体,于是我们创作了由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中心和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联合制作的属于留守儿童自己的歌曲《成长》并在各大卫视播放,引起强烈反响。进入新时代的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作为文艺工作者的我们更要大力弘扬“乌兰牧骑精神”。为创作出更好更贴近生活的音乐而不懈努力,放歌新时代!

方丽歌:音乐剧是一种舞台艺术形式,结合了歌唱、对白、表演、舞蹈。《歌剧魅影》作为音乐剧四大名剧之一,全球上演率最高,创下16亿英镑的收入,是音乐剧最成功的范例。它不仅拥有强大的创作团队,在音乐剧市场推广与营销方面也是非常成功的代表作。想成功的创作一个音乐剧我觉得应该具备四个必备条件 :最好的剧本和编剧;最好的作曲家;最好的主演阵容;最好的制作人。四个条件缺一不可,但是更重要的是这四个条件必须通过上百次的不断磨合不断提高,才能创作出最完美的剧。

编辑/摄影 | 教学科研处 于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