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16班 | 学员讲坛(二)
发布时间:2021-05-19 发布人: 字号: A A A

       5月16日下午和晚上,中国文联第十六期全国中青年文艺人才高级研修班继续进行了后两次的学员讲坛活动,书法、美术、摄影、民间文艺、电视艺术、文学等6个门类的20名学员,纷纷登台,就自己的作品、经历、观点和经验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享。

       美术领域的学员杨春,以其代表作《美丽的森林》《四季》为例,作了题为《遇见五千年的美好》主题分享,声情并茂地向大家介绍了数字画的创作过程和发展前景;来自文艺革命圣地陕西延安的杨晨曦,言简意赅地介绍了他以黄土高原为创作背景的《逢集》《九月》等作品;杨耀斌介绍了《从远古走来的现代漆艺》,他从传统漆艺材料的生产、加工说起,展示了其充满现代特征的《向往春天》《逐梦芳华》等漆画作品;李青创作的兼具艺术性、工艺性的作品更是让同学们大开眼界;孙娟娟的创作则以人物和花鸟为题材,在蚕丝上作画,依托传统画法,运用色彩叠加,创作出的后现代主义作品让人惊叹。

       书法领域的王昱分享了其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获奖作品,并给大家普及了魏碑知识,还为每位同学送上了到北京后创作的书法小品表达情意;费胤斌讲述了他从日本带回吴昌硕等名家印章的传奇故事,并解析了自己的获奖作品;自信幽默的朝鲜族书法家金泽珊从王羲之的作品谈起,作了题为《行草书的临摹与创作》的分享,并展示了他形式别致的书法作品;以草书见长的傅绍尉则提出自己的创作是“和古人对话,向古人取法,再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风格”;25岁获书法兰亭奖的谢兴华讲述了自己获奖之后为寻找更多艺术创作灵感所付出的艰苦努力,并认为好的作品应该具有“技术性、哲理性和诗意的表达”。

       摄影家颜劲松以他2020年深入滇藏地区创作的《松茸丰收季》为题,讲述了一位摄影家对时代主旋律的准确把握,分享了他的藏地系列作品、抽象系列作品和海滩系列作品。

       电视艺术领域李冬冬以其众多获奖作品之一《回家》为例,讲述了纪录片对于记录当下生活的独特意义和美好前景。

       民间文艺领域的吴圣东,借宁波民间工艺精品船鼓的创作经历讲述了他的成长之路,令学员赞不绝口;陈学农以《精美的石头会唱歌》为题,介绍了石雕艺术创作中的艰辛和快乐,他精美绝伦的石雕作品《闻稻有香》《米筛》更是让大家大饱眼福。

       从吉林长白山走来的女作家李燕,以率真的语言讲述其多次冒险进入长白山为创作寻找素材的惊险故事,流露出自己对文学孜孜不倦的追求;纪红建以其深入第一现场采访的种种见闻,结合获奖作品《乡村国是》作了慷慨分享,认为写作只有在行走中才能获取更多的资源和力量;巴桑卓嘎从成长记忆、经典阅读、深入生活、交流培训等方面,谈了自己对文学的实践与思考;钟秀华以《天空下的麦菜岭》《陪审员日记》为例,表达了自己对乡土困境和底层法治建设的关注;曹有云以其诗歌作品《茶卡》的朗读引出自己的分享内容,向大家介绍了青海的盐文化和诗歌气象;云南作家吕翼以其刚刚出版的小说集《生为兄弟》为题目,讲述了他“塑造中国减贫史上中国农民新形象”的创作经验及感悟。

       高研班的四场学员讲坛顺利结束,学员们准备精心,观点鲜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的充满激情、直抒胸臆;有的风趣幽默、汪洋恣肆;有的言简意赅、充满哲理。学员们的作品,主题深刻,立意高远,出类拔萃。大家纷纷表示受益颇深,要珍惜这段美好时光,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根本方向,进一步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文艺作品,反映好人民心声,无愧于这个伟大的时代。

撰稿 | 中青十六班四组学员 吕翼

摄影 | 中青十六班学员 颜劲松/文艺研修院 杨梓桐

编辑 | 文艺研修院 张会卓

编发 | 文艺研修院 姜妍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