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小虎:民族民间舞“两个板块”的创作思考
发布时间:2016-06-15 发布人: 国际研修处 字号: A A A

随着2000年中国保护“人类非物质遗产代表”工作的推进,人们逐渐开始回望自己民族传统遗产的丰富性和生动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民间舞的繁荣和发展。那么当下的民族民间舞呈现怎样的态势?如何传承与创新民族民间舞?6月13日晚,我院海外三期校友、中国舞蹈家协会副秘书长夏小虎为澳门一期学员讲授了“民族民间舞‘两个板块’的创作思考”一课。

专家授课

舞蹈作为具有韵律感、节奏性、思想性、运动轨迹的艺术,具有与视听语言同样或相似的功能。人们通过自由的尽情的肢体表现来陈述,从环境、情节描绘复杂的心里活动,使观众不仅能够领悟并能受其感动,不仅能看得懂而且能受到感染与震撼。它是舞者的倾述,是人在反映感知语言的语言形式,是源于生活的别样语言表达方式。

课程从民间舞与“原生态”舞蹈的区别,原生态舞蹈的特点,当代民间舞蹈的特点,民间舞舞蹈语言的演变、风格特性的发展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同时欣赏了《扎西德勒》、《阿罗汉》、《么姥么姥背背抱抱》、《士兵与枪》等各具特色的舞蹈视频。

原生态舞蹈是由普通民众在民俗仪式或民俗活动中传承的民间舞蹈,是较少受到“现代化”侵入的具有“文化源头”意义的民间舞蹈。而今天我们所称的“民间舞”,实际上是舞台上表演的由各专业艺术团体创作和学院派训练体系下的剧场民间舞。这两大板块的“民间舞”已经决然形成了独立于民间文化之外的文化属性和审美属性,成为带着强烈的文化性质的舞蹈品种,呈现着鲜明的文化人和艺术家的理性思考、艺术思维和审美情趣。

就原生态舞蹈而言,不论是舞者还是编者,都必须要怀着敬畏的心态来对待我们的传统文化,通过学习、思考、创新来完成精神内涵的传承。

而在当下民间舞的创作上,编导的表现手法和艺术形态的个性化探索方面也呈现出多样、活跃的局面。不止专注于“舞蹈”,而是力图用舞蹈手段去刻画人物,生动细腻地表现生命情调,彰显舞蹈探索生命的本质。艺术家也不再只是满足于对民间舞蹈风情的展示,而是在创作中更加努力地寻找独具艺术个性的表达,艺术观念上的求新求变以及艺术家独立个性的彰显清晰可见。

传统文化伴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必将会被赋予新的内涵和意义,因此我们也要用发展的眼光和新的思路来研究民间舞蹈。发展对于传统的继承其实并不存在矛盾,相反更会促进进步。发展的理念并不是否定过去,而是使其在原有的基础上,随着时代的变迁和观念的改变进一步创造新的发展。

上课场景

学员提问交流

学员反馈

学员、卓剧场联合艺术总监叶嘉文说,今天听了著名编舞家夏小虎老师的讲课,体会和思考有:1、就像在求学时期老师所说:艺术要源于生活,且要高于生活;但在戏剧的创作中很多时候也遇到像夏老师谈到对原生态舞蹈的创新过程那样:只模仿了原生态舞蹈的外型,却缺乏了对传统或内涵的了解与思考,以致未能为创新的形式提供一个稳固的基础;2、对老师提出从功能来区别剧场民族舞与原生态民族舞这一观点印象特别深刻,特别是他指出:原生态民族舞的参与性较高,但未必能像剧场民族舞那样,在演出过后,除了视觉和听觉上的刺激外,还能为观众留下一点其他的思考或启发;3、形式与内容的有机配合,能提升艺术作品对观众的感染力。且作品能借一个“减法”的创作过程,达到单纯与高雅——创作从原点出发,绕一圈,回到原点;但原点的表现已不一样,而那一圈就是过程。

学员、澳门摄影学会理事李康说,夏老师在讲座中着重阐释了一系列观点:编创没有捷径可走,要多看多练、多想多学,持续艺术积累,做到厚积薄发;要充分挖掘、提炼原生态民间舞特有的动作、韵律、文化元素,结合剧场民间舞的科学规范技巧,编创表演出具有鲜明时代、民族精神和独具本土气息的舞蹈作品。


导师介绍

夏小虎,中国舞蹈家协会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主要作品有舞剧《咕哩美》、《篱笆墙的影子》、《称愿再来》等。1998年《弈》、《绿叶》获第四届全国舞蹈比赛表演三等奖;  2000年《弈》、《哈达献给解放军》获第一届CCTV电视舞蹈大赛表演金奖、银奖;2008年任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第一篇《奥运倒计时》《击缶而歌》编导;2011年任中央电视台电视剧《飞天奖》颁奖典礼舞蹈编导; 2012年朝鲜四月之春国际艺术节编创《扎西德勒》获得作品金奖。

摄影:李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