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首尔进行第八天集体授课学习
发布时间:2016-10-17 发布人: 字号: A A A

“2016中国文联赴韩影视舞台编导创作人员高级研修班”(简称海外四期)于10月9日至10月23日在韩国首尔举办。该研修班旨在加强中国文联系统内影视艺术、舞台艺术编导和主创人员的专业水平,了解和掌握韩国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学习和借鉴韩国影视剧、网络剧、音乐剧发展的成功经验及最新的发展动态。

10月17日,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海外四期研修班在韩进入第八天的学习。上午,pace communication 公司代表、贞洞剧场《美笑》、《春香恋歌》剧目制作者朴昺祚做了名为“通过传统艺术振兴地方公演观光”的演讲,内容涉及文化旅游和表演、地方旅游和品牌表演、韩国常设演出成功案例、传统表演艺术和地方旅游等四个方面。

近年来,人们对高品质旅游体验的期待日益增加,为打造优秀的文化旅游提出了要求。但文化旅游也存在着“马太效应”。以中国赴韩旅游为例,游客主要集中在首尔首都圈。除了首尔购物体验,如何更多元地呈现韩国文化?如何开发吸引外国游客的地方旅游产品?各色地方旅游表演项目就在“文化旅游需求旺盛”和“地方发展需求迫切”这两个背景下诞生。

以新万金地区的常设剧目《ARIUL STORY》为例,该表演以新万金地区的民间传说为背景,讲了土地和水两个部落在新大地上和谐生活的故事。演出的成功和常态化改善了“酒香巷子深”的处境,有效推动了地区旅游和经济发展。又如,以贞洞剧场的《神国之地·新罗》为例,表演虽然在首尔地区上演,但剧作掀起的古新罗热,也带动了古新罗都城所在地庆州的旅游和经济。

文化旅游一方面较少地受到经济危机和汇率的影响,因此不同于购物观光,能够让旅游市场更稳定;一方面也适合在较短时间集中展现历史和文化,从而超越“走马观花”式的旅游,让观光体验更高雅。

朴昺祚认为以外国游客为受众展示传统文化,就必须面对语言和文化差异。现在大多处理方式是使用图像和肢体语言、立足人性共鸣之处,但如何克服而非“绕过”语言及其带来的差异,将是发展跨文化表演艺术急需解决的难题与必须正面的问题,更是创造出超越文化差异的人类表演艺术财富必须研究和实践的课题。

朴昺祚还提到,除了和传统民俗结合,现在文化产品开发的另一个重要增长点就是高科技影像产品。例如,VR技术和旅游的结合将开发出新的旅游形态,适应新媒介和新生活方式的变革。

上午的演讲主题颇为契合国内现状,引起了学员的强烈共鸣。《印象》系列自2004年开始,《印象·刘三姐》 、《印象·丽江》、《印象·西湖》、《印象·海南岛》和《印象·大红袍》等优秀旅游演出作品在国内已经形成了“印象”品牌。但具有国际影响力和认可度的作品,将始终是精品力作的标准,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要求,也是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努力方向。

课后,学员向朴昺祚赠送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礼物。


下午,电影导演兼青州大学教授鱼壹善做了题为《韩中国际学生合作电影的展望》的演讲。明日,他将赴中国参加其电影《思念·爱》的首映式。同时,他的下一部中韩合拍片也正在制作中。鱼导七年前就已经开始进军中国电影界。2014年中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签订了《中韩电影合拍协议》,两国电影将在彼此的国家受到国产片的待遇,鱼导对此表示很振奋。

演讲内容涉及中韩电影的合作交流、成功和失败案例分析、中韩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以及中韩国际学生的合作展望等。通过分析失败案例,鱼导提出,中韩合拍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语言、文化、品位、公共关系和放映机制上的差异。他建议在数字技术上加深交流,在文化差异上改编、适应,在选题策划上深入调研,在内容制作上立体合作,在政策信息上开放共享。

中韩合作的一个重要合作方向就是教育。为此,鱼导在课程结尾展示了《某大学和青州大学艺术学院电影专业交流协议书》,诸多校际交流项目已经在韩国的青州大学和中国的首都师范大学、北京电影学院等高校开展起来。在他看来,教育上的合作,将是解决诸多差异的根本途径。

鱼导认为,中韩双方都有走向世界的需求,在保持独立创作的同时,建立国际化的制作体系,将有助于两国把更多的资源投入到国际影视制作中。如果曾经韩国电影一直把中国当做重要市场,那么现在,韩国电影人会把中国电影人当做国际盟友。他期待未来的合作可在包括人才培养的电影生产流程的各个环节发生。

在交流环节,学员表现了很高的积极性,内容涉及青年人才培养、韩国电影生产概貌、国家赞助机制以及对中国电影的认识等。

课后,学员向鱼壹善导演赠送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礼物。

研修班将会陆续发回系列现场报道,共享研修成果。

文 ›海外四期学员 秦兰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