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心得 | 林佳斌:网络时代下传统展览的策展新思维
发布时间:2020-11-12 发布人: 字号: A A A
       2020年10月13日至25日,中国文联第四期视觉艺术策展人高级研修班顺利举办。研修结束后,学员们整理笔记、查阅资料、结合自身工作,提交了主题各异的研修心得。为使此次研修成果惠及更多校友,我们特选取部分精彩内容与大家共享。今天分享的是北京画院美术馆策展人林佳斌的研修心得。

林佳斌

       短短12天培训已经结束,但学习并未止步。通过此次培训,我积极思考网络时代策展人的工作方向与价值,对策展工作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理解和认识。谨以此文总结本次学习心得。

       毫无疑问,我们正处于一个被网络连接的复杂关系中。在当今社会里,互联网已经渗透于生活的每一角落,不管愿意还是不愿意,任何社会个体皆无法脱离大数据时代。在这个信息时代的社交网络里,一切事物的联系更为紧密,而事物的边缘、界限也不再固定,旧有的社会分工被打破,艺术成为了文化、社会、技术等因素的混合产品。因此,策展人面对的挑战也变得更为多元。

       对于新媒体艺术和影像艺术而言,互联网时代促进了其快速发展与广泛传播;包括观念艺术、装置艺术、行为艺术等皆能在大数据时代中寻求到自身的发展优势及落脚点。与这些“当代”艺术形式展览相比,架上绘画,尤其是以传统题材如中国画、油画、版画等为对象的传统展览,似乎与这场热闹的技术革命少有关系。诚然,现今有许多美术馆一直保持发展数字展览等360°全景或3D虚拟在线展览,确实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观众对展览的了解,维持了展览的“永不落幕”。然而,全景在线展览因其固有的局限性,以及与观众欣赏、阅读习惯的相悖性,并不能带来特别好的观展体验,更无法达到实体展览的真实感受。许多美术馆花费大量金钱投入数字展览的建设,获得的效果却是有限的。那么,对于传统展览来说,是否在网络时代下很难有所发展呢?

       从技术媒介层面来看,依靠、利用更多的网络大数据、新媒体影像互动方式来呈现展览,使得展览的视觉效果更为丰富,拉近了与观众的互动性,确实是许多传统展览的一个发展途径。但是,仅仅将互联网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去呈现展览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如何在展览策划中渗入网络时代思维,即需要思考:网络时代对策展模式有何改变及影响。只有跳出固有的思维藩篱,即使面对的是传统展览,我们也能去打造一个更加开放的、延续的、包容的、多元化的展览形式。

       在此次培训中,通过各类专家学者的专业授课、现场教学和学员论坛等,我结合自身策展工作经历,有以下几点思考与总结。

       一是展览即传播。网络时代下,展览本身就是一种传播行为。这种“传播”包含了展览现场面对公众的内容传播、展览过程在媒介上的推广传播以及展览外延的教育和活动传播等。在此背景下,网络时代的策展人不仅要具备基本的策划能力与研究意识,还要具备传达、推广展览品牌意识的能力。例如北京画院在2019年策划展出“越无人识越安闲——齐白石笔下的人物神情之二”,在展览开幕前一个月,即利用微信平台发布10秒的预告小动画视频,简洁明了,信息明确,方便随手发布朋友圈或扩散群信息,达到“短平快”的宣传预热效果;展览期间,除了常规的媒体报道,还结合展览推出“白石来了”系列人物表情包,将齐白石笔下憨态可掬的人物画,配上“歇歇”“加班中” 等略显“傲娇”的文字,让观众在欣赏画作之余能够产生深刻的共鸣,更好地理解齐白石的画中趣味,使得齐白石笔下的人物走进大众的社交生活。此外,对于重要展览,还会邀请策展人在线直播讲解,同时结合展览开展微展、文创产品推广等多种活动,将策展理念与传播途径双重衍生,打造展览品牌传播形象。 

       二是增加观众的沉浸式体验。沉浸式体验包括人的感官体验和认知体验。近年来出现的各种沉浸式展览,一般都是通过声光电等媒介刺激观众视觉、听觉等感官体验,让观众得到沉浸式的感受。但这种方式并不完全适用于传统展览,并且制作成本不菲。因此,传统展览可选择利用人的认知体验,增加观众的在场性和角色感,去打造沉浸式感受。譬如“越无人识越安闲——齐白石笔下的人物神情之二”中,利用主题“越无人识越安闲”引出“闲看人生恰如戏”,因此将展厅设置为戏台子的样式,并将齐白石人物画中经典的“齐美人”“老当益壮”等角色从画中印出来,设计出一个可供观众拍照的互动区。又如2020年8月举办的“入木——黄永玉版画艺术展”,展览采用了黄永玉先生的第一人称叙事展开,利用黄永玉亲题的手记串联展厅所有作品,引人入胜。

       三是打造开放参与的展览。网络能够突破时间、地域的限制,实现自由、平等、即时的互动和交流。因此在展览的设置中,同样可以加入开放思维,增强观众对展览的参与性,将展览与观众的关系从被动、分割向主动、融合转化。以北京画院2019年策划的展览“《首都之春》再发现”为例,展览从策划初期开始,即尝试以更广阔的视角、更多元的角度来发掘《首都之春》这幅46米长卷:城市规划、历史建筑、文化名人、广告娱乐、民俗生活等等,不仅邀请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参与讨论,还请了大量的北京观众加入其中。在展览开放期间,邀请观众通过留言墙或者扫描展厅二维码的方式加入《首都之春》的发现之旅,形成了一个持续不断的开放展览。

       可以说,网络时代改变了观众的观看方式,也改变了传统展览的策展思维模式。当然,一个好的展览,必定是建立在学术研究基础之上的。策展工作中需明确一点,媒体技术是为展览的研究和呈现服务的,它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即便是以媒体影像为本体的各大新媒体艺术展,也需要呈现其背后的社会关联性或是展开对某种价值的探讨。网络时代下,作为策展工作者,我们也需警惕对媒体技术手段的过度滥用,避免将展览沦为声光电的视觉盛宴,从而落入网络时代的信息陷阱。

文字 | 林佳斌

编辑 | 国际研修处 刘怀彦

分享到: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下一篇:策展四期学员与往届策展班导师、校友开展座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