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特聘导师吴为山:雕塑的灵魂
发布时间:2015-10-27 发布人: 字号: A A A

10月22日晚,研修院特聘导师、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在中国雕塑院为民族一班学员做关于“雕塑的灵魂”的主题讲座。

吴为山

一、德艺兼修

吴为山认为,艺术家应该德艺兼修,中华民族优秀的思想文化是艺术家的根基。丰富的修养、独特的理解、独特的表现方式是成为一个优秀艺术家的必备条件。艺术的真正核心在于个性,一个拥有独特个性的艺术作品,会让观看者在数百上千件作品中眼前一亮,产生耳目一新、砰然心动的感觉。艺术家的价值在于与其他人不同。一位能创造出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体系的艺术家,本身就是有自信的人、有毅力的人、有自己独特见解的人。艺术家只有具备以上三个特点,才真正能使自己的作品与众不同,为大家所欣赏。同时,吴为山也指出,一个具有独到见解、追求作品独特气质的艺术家,往往要长时间承受不被理解和认可的巨大压力与孤独,但这种孤独是每一名优秀的艺术家都要经历的。

吴为山为学员授课

二、删繁就简

吴为山认为,雕的过程,就是删繁就简的过程,是减法,减得只留下筋骨、灵魂;而塑的过程是添加的过程,是加法,加上原本属于作品的那部分。雕塑就是推敲,过程无论是长是短,终是一泻而下,以天然去雕饰而呈现。他详细论述了古今中外各时期的雕塑作品的艺术特色及风格,分析比较中西方雕塑的艺术风格区别在哪里,造成这种分化的成因在哪里,阐明了他对雕塑艺术中所传达出来的历史文化观的理解。在比较东西方雕塑特色后,他提出中国的艺术应该继承中国传统文化,而不是一味跟着西方文明模式走。吴为山说,在作品中减去你需要舍弃的,再增加上你想要的那部分主观的创造,就是你自己的。好的艺术是减法,在面对作品时,“舍”比“不舍”更难。吴为山指出,传统的写意精神正呼应了这种减法,也呼应了中国传统的文化精髓。

学员针对吴为山的雕塑作品进行交流

三、写意与抽象

吴为山列举了秦俑的装饰写实风、汉代浑雄的写意风、佛教的理想造型风、宋代的抒情写真风、帝陵程式夸张风等不同风格的雕塑,提出写意雕塑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写意性,汉俑、秦俑、汉雕、中国民间的泥塑无不如此。时至今日,我们仍然应该把这种写意精神继承起来,发扬光大,用中国人的眼睛与审美趣味,发展写意性雕塑。写意,处于写实与抽象之间,它既不会使人产生一览无余的简单,也不会令人有望而却步的深奥,它引导人们在一种似曾相识的心理作用之下,去把玩、体味、感觉艺术作品的整体及每个局部、细部的“意味”。智慧生成形式,写意凝固着瞬间感悟,凝固着生命激情。由于写意速度的迅捷,决定了它无矫揉造作,无“深思熟虑”,从而更接近于本质。所以,写意雕塑的特质,即是在雕塑中将人与事物之间的那种精神超越凝固化、物质化,极富感召力。

四、跨越时空的对话

吴为山创作了近500尊中外历史人物雕塑:达芬奇、费孝通、钱伟长、季羡林、杨振宁......塑刀飞舞,科学家的智慧、文学家的儒雅、教育家的慈爱,一个个文化名人的青铜雕塑栩栩如生。他们象征着中国文化精神,在吴为山的雕塑艺术中化为永恒。吴为山说,每一个雕像背后,都有着他与这些文化大师交往、对话的故事。他将西方大师达芬奇与中国画家齐白石同置于一个对话空间,在文化差异和种族差异以及美学特质异同诸多因素中找到相同点,从而创作了经典之作。

吴为山与民族一班全体学员合影

作者:民族一班学员 陶元竹

导师简介

吴为山,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特聘导师,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著名雕塑艺术家。“2012卢浮宫国际美术展”金奖、英国皇家“攀格林奖”、首届中华艺文奖、新中国城市雕塑建设成就奖获得者。其作品遍布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被永久收藏于中国美术馆及欧美重要博物馆。代表雕塑作品有《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群雕》《老子》《孔子》《睡童》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