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钢:舞蹈作品创作漫谈
发布时间:2015-10-29 发布人: 字号: A A A

10月29日上午,中国当代著名编导、国家一级导演张继钢来到民族一班为学员授课。本次讲座打破以往的教学模式,针对大家在创作中遇到的困惑,与学员们进行了关于“舞蹈作品创作漫谈”的对话。张继钢结合多年在舞蹈方面成功的创新实践经验,以自己独特的发现和艺术感悟做了精彩的讲座。

张继钢授课

第一,怎样发展少数民族舞蹈。

张继钢就如何发展少数民族舞蹈与学员展开漫谈。他谈到,云南是一个少数民族大省,有许多的舞蹈元素,但优秀的舞蹈作品并不多。有些舞蹈作品的创作思路老旧、作品雷同、没有特征、没有创新,看不出是什么民族。舞蹈创作也没有个性,总是从慢动作开始,快动作结束。其实民族民间舞蹈中有很多很好的舞蹈素材,我们在民间采风时一定会看到熟悉的东西,编导应具备发现、整理和提炼的能力。他列举了仡佬族舞蹈《踩月亮》与学员进行分析。张继钢认为,艺术要处于“实”或“不实”之间,太实的作品就不是艺术,太虚的作品也不是艺术,艺术最好在于实和虚之间。艺术不是照相,不能把实物搬上舞台,要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张继钢展示舞蹈动作

第二,舞蹈在杂技创作中的作用。

在杂技艺术创作中,杂技与舞蹈的融合改变了人们对杂技表演的旧观念,极大地提升了杂技艺术的综合表现力。舞蹈创作意识和语汇的注入与融合,不仅为杂技艺术塑造形象、展示技艺搭建了一个时尚而富有魅力的艺术平台,而且对杂技技术的创新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杂技编导应具有开拓本体的责任与使命,也应具备与其他艺术融合的能力。杂,就是什么都能拿来用;技,就是技术。编排杂技节目,杂技与艺术应各占一半。张继钢列举了《肩上的芭蕾》《顶碗》《绸缎》《软钢丝》等杂技作品与学员进行讲解。

第三,漫谈民族民间舞蹈的创作。

张继钢就维吾尔族舞蹈、回族舞蹈、彝族舞蹈如何编排和创新回答了学员的提问。现在的许多编导在创作舞蹈作品时总是在队形、动作上做文章,而不知道如何去创新、发展。有学员提出,回族舞蹈语言素材特别少,很难编排,创作上有一定难度。就这个问题张继钢表示,只要舞蹈的定位准确,一个动作就足够发展出许多动作。归根结底,艺术发展离不开创新,任何创新都要鼓励,无论好坏我们都不要去指责。

张继钢与民族一班学员合影

张继钢在与学员漫谈交流中还解答了学员提出的如何发现生活中的美、舞蹈创作与音乐制作之间的沟通等问题。张继钢强调,任何一部艺术作品都是制作出来的。一部艺术作品要实现完美呈现,需要多种工作共同完成,舞剧的创作包括从选材到编剧、音乐、编舞。编舞的时候,我们就要考虑编出的舞蹈动作是否似曾相识。在编舞时尽可能不要让人有司空见惯之感。但舞台上的呈现也要有生活依据,用艺术的形式唤起人们的记忆,唤起心灵的真善美。

作者:民族一班学员 陶元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