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铸梦成果报道 | 哲他:彝族舞蹈诗《彝脉相承》
发布时间:2019-01-07 发布人: 字号: A A A

       2017携手铸梦工程资助项目——小型民族舞蹈诗作品《彝脉相承》由我院民族二期校友哲他申报发起,我院特聘导师、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国家一级编导、原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院长苏自红担任项目辅导专家。作品以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为主旨,在舞蹈形式上进行了创新探索。

       项目概况

演出剧照

       彝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文化意涵和价值。然而创作者发现,当前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正面临着严峻挑战,同时在传承中存在文化内涵缺失的问题。在本项目的创作中,创作者试图将传统民族文化和现代舞蹈观念相融合,保留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的完整性,以舞蹈艺术为媒介,加深观众对彝族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了解。为此,创作者深入四川凉山州彝族村寨中,与当地居民一起生活、交流,进行了长达数月的实地采风。

       创作心得

作品排演

       哲他:在本次创作中,我们以彝族非遗舞蹈为基本素材,在道具使用上,将彝族传统服饰,传统生活用具“擦尔瓦”、黄伞,以及具有象征意义的英雄带、漆器等投放到舞蹈中。在舞蹈音乐选择上,诚心向彝族民间老艺人学习,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彝族高腔、彝族原始声色进行改编,使观众有耳目一新的视听感受。在作品整体结构的把握上,用一个符号性的人物作为线索贯穿始终:他代表着先祖、保护着部落的英雄、带领着民族的智者。在不同场景中,符号性人物以不同的身份出场,呈现出一个族群不断发展壮大的凝聚力所在——祖先的精神、文化与意志。与此同时,这个符号性人物在作品中把彝族的特色服装、漆器、舞蹈、音乐、道具、历史传说等融会贯通,形成一个整体。

       我想在本次创作中,身体力行地传承保护彝族传统文化,深入思考彝族传统舞蹈的传承和未来发展方向,也藉此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开阔艺术视野。

       专家评价

       冯双白:(作者)在创作里能够由点及线、由线及面、由面到整体不断完善艺术作品,能够将大胆的创想融入到完整的舞剧作品里并呈现在观众眼前,更加精准的让观众了解彝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技艺精髓,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品排演

       苏自红:本项目中期审核之后,导师组对结构和编舞提出了具体修改意见,作者根据导师意见做出了较大修改。作品的试演无论是对于项目团队,还是在校学习的舞蹈编导专业学生而言,都是一次难能可贵的创作实践,他们是“携手铸梦”真正的受益者。

       自2016年至今三年来,舞蹈类项目先后有不同题材、体裁,不同民族和风格的9个项目在导师的精心指导下,顺利完成作品的创作和排演,圆满通过结项,有的作品还获得当地专业类舞蹈比赛大奖。项目所取得的成果充分体现研修院致力于为全国各地、尤其是边疆民族地区培养优秀文艺人才、扶持优秀文艺作品的办学目标,这是名符其实的“携手铸梦”——携专家的手,铸学员的梦!

      校友名片

       哲他,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民族二期校友,四川省舞蹈家协会副主席,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九三学社成员。代表作品及获奖情况有:作品《在那遥远的地方》获四川省“金龙杯”舞蹈比赛创作一等奖、第五届全国“桃李杯”创作剧目奖;作品《虔诚》获四川省舞蹈大赛专业组创作二等奖;作品《江河忆》获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金奖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