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跃龙门海 花开彼岸天——中青九班与芦苇座谈
发布时间:2015-08-26 发布人: 字号: A A A

今天是中国文联第九期全国中青年文艺人才(编剧)高级研修班开班的第三天。当我们耳旁还盘旋往复地萦绕着李屹院长厚重而又庄严的嘱托“心中有大爱,作品如花开”的时候;当我们在醉梦贪婪地吮吸着王兴东老师真情灌溉的养分“编剧是食桑吐丝的蚕。一个好的剧本就是桃里的核,核里的仁,是一颗健康的种子”的时候;当我们在苦苦纠结地忖量着濮存昕老师提出的禅学命题“如何让看山不是山的状态回复到最终看山还是山”的时候,在这个夏天,我们迎来了适应性广、抗逆性强,根系粗壮匍匐、植株高大、效用广泛、绽放当下,宠辱不惊的芦苇。(资料来源于百度百科植物芦苇的习性)

 

与其说芦苇老师的课程模式是提问式交流学习,还不如说这是一场不留余力的经验分享式大餐。

从《疯狂的代价》到《狼图腾》、从皮影到昆腔、从美工到编剧、从《电影编剧的秘密》到与麦基的对话,从诙谐幽默的亲身故事到天籁心籁统一的蒙古族长调......这位脊梁骨没有断裂的中国电影剧作家用他坚毅的声音铿锵地表达着他对艺术的信仰:“电影编剧是带着镣铐的舞蹈者”揭示了我们编剧工作还需要不断进步的现状;“创作流程,犹如风绕之海起伏不定”鼓励着我们要客观的面对创作瓶颈;“我是一位会锲而不舍地追着导演改本的编剧”亲身为我们示范了对艺术创作负责与严谨的坚持;“辛辛苦苦终日累,谁知最后付流水”惋惜的无奈告诉我们面对挫折大家机会平等;“人生难得你做了自己喜欢的事情,还能挣到钱的”以阿Q的知足精神让我们体会到了艺术创作家内心不屈的向阳性;“爱就是爱,不爱就是不爱”豪爽的性格让我们感受到了创作本身真诚的魅力;“编剧的品质就是要坚持大度和善解人意”毫无保留地为我们传授了艺术创作的胸襟......

学员向芦苇提问

 

芦苇老师说,他选择剧本的标准是感觉,要有感而发、无感不发。

课毕,我们纷纷激烈地索要签名、无比地渴望合照、刷屏地转发经典,狂热地炫耀点赞。而这一切不仅仅只是对一堂成功教学课的有感而发,更重要的是抒发内心最真实的情怀:我们疯狂地炫耀是深受鼓舞,坚定了追求艺术的决心;我们痴迷的粉丝情愫是对成功的向往,坚定了行路的方向;我们自豪地晒图是对艺术的表达,坚定了勇于攀登的信念;我们似渴地索要签名是为了寻求动力,坚定对艺术的信仰;我们刷屏地推送转发是为了向人民发出一份庄重的宣言:我们每一位文艺战线上的工作者都将坚守住塑造灵魂的职责。亲爱的朋友们,你们无私的点赞,则是我们这一群奔梦人在圆梦道路上源源不竭的动力和海枯石烂信心。

鱼跃龙门海,花开彼岸天!

 

中青九班五组学员分别与芦苇合影

作者:中青九班学员 冯婕

 

导师简介

芦苇,著名电影编剧、电影策划人,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现任西部电影集团编剧、导演,国家一级编剧。知名作品有《疯狂的代价》《黄河谣》《霸王别姬》《活着》《红樱桃》《西夏路迢迢》《秦颂》《图雅的婚事》等。曾获戛纳电影节最佳影片金棕榈奖、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柏林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熊奖、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奖、“金鸡奖”最佳影片奖等国内外多项大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