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特聘导师王晓鹰导演的中文版话剧《理查三世》登陆英伦
发布时间:2015-08-10 发布人: 字号: A A A

近日,由我院特聘导师王晓鹰导演的中文版《理查三世》登陆英伦,拉开“2015中英文化交流年·中国文化季”的帷幕。王晓鹰在今年4月为中国文联第七期全国中青年文艺人才(编导)高级研修班授课时,结合自己在创作中文版《理查三世》的心路历程,与中青七班学员分享了自己在剧目改编创作、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等方面的心得体会(详见:我院特聘导师王晓鹰开讲——中文版《理查三世》的创作与思考)。

《理查三世》的背景是理查三世短暂的执政时期,演绎他在宫廷斗争中不择手段谋权篡位到最后身败名裂的过程,主角理查的形象具有鲜明的特色。

王晓鹰在接受BBC专访时说,该剧的“混搭”风格是故意为之,“因为我们要用中国的传统元素去表达,又一定不能把它放在一个特定的历史环境,即某一个朝代里面,所以所有的艺术元素本身都有自身特点,同时互相之间又没有一个直接的朝代关系”。

 

据介绍,戏中的道具都是有出处的——京剧、傩戏、地戏等,音乐元素除了戏曲,也有藏族音乐、蒙古族呼麦等等。“但这个‘混搭’并不混杂,它最重要的是用了中国民间戏剧的空间结构,吸取传统舞台结构方式,听觉上运用了打击乐的方式,把它给‘装’起来,有一种丰富的、妥帖的聚集”。

莎士比亚环球剧场执行制作人汤姆·伯德(Tom Bird)对BBC表示,这个版本的《理查三世》融合多元化风格,而这就是它的成功之处。“我们非常自豪,因为这部剧在3年前反响就不错,虽然观众不懂普通话,字幕也不是台词的逐字逐句翻译,但大家可以通过音乐、动作、演员表演理解莎剧的剧情,哪怕不懂台词,也能够看明白”,他说。

王晓鹰导演觉得,英国观众不但能看得懂,而且反应出的热情比国内完全听得懂台词的观众的热情要强烈得多。“一是因为他们比较熟悉,另外这可能跟他们的观剧文化有关,他们非常乐于在看戏时把他们的各种感受表达出来,在演戏过程中跟演员产生一种互动,这个东西对台上的演员也有非常强的感染。”

再次来到莎士比亚环球剧场演出,王晓鹰导演感触很多。“我们以前排戏的时候,有一些朋友善意地提醒:你们到莎士比亚的老家去,对他的戏做这样的诠释,对理查三世这个人物的处理方式,包括这么多中国元素,也太冒险了。其实中国也有个别专家会对我们的理解从文本的角度提出质疑,但到了这儿就会发现,观众、戏剧界、媒体对于看莎士比亚的剧的情况,我觉得他们的心态是非常开放的。”

 

他认为,一直以来,莎士比亚文化已经成为全世界的文化,观众乐于接受,乐于看到对莎士比亚各种不同的解释,对莎翁各种不同的表达,各种不同文化、艺术语言跟莎翁的融合。

“这给我们很大的启发,就是在做自己的文化传统跟西方、包括跟现代这样一种交流的时候,更重要的不是对于传统本身的尊敬就够了,有了尊敬以后,还要有一种跟它的交流,有一种创造性的表达—毕竟舞台演出不是文字。”

王晓鹰告诉记者,曾经有一段时间莎士比亚在中国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包括三、四十年代中国话剧第一次高潮时在大都市有很多莎剧演出;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还办过好几次莎士比亚文化节,完全是中国自己的剧团去演莎剧。

“有一段时间稍稍寂寞了一点,但我认为大概近十年来,莎剧演的越来越多,有两个原因,一是我们自己的剧团在演,更有越来越多的国外剧团来演莎剧,不仅仅是英国剧团,还包括俄罗斯、其它国家的剧团,哪个国家来就用哪个国家的语言演。”

“我们在剧场里能够很强烈地感觉到莎剧的影响力。包括立陶宛,日本和韩国也多次到中国来演莎剧,推动了观众对莎士比亚的关注,实际上也推动了中国自己莎剧的演出,要表达我们新的理解和新的舞台呈现。直到现在莎士比亚仍然都是中国舞台上最受关注、最有影响力的欧美戏剧家。”

来源:BBC英伦网

 

导师简介

王晓鹰,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特聘导师,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国家话剧院副院长。代表作品包含:话剧《理查三世》《萨拉姆的女巫》《伏生》《离去》,音乐剧《水漫金山》,歌剧《钓鱼城》,舞剧《十里红妆》,越剧《赵氏孤儿》,京剧《辛弃疾》,评剧《半江清澈半江红》等。曾多次获得“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优秀导演奖、“金狮奖”优秀导演奖、“曹禺戏剧奖”优秀导演奖及优秀评论奖等全国性大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