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15——海外三期杨玳婻
发布时间:2015-12-31 字号: A A A

2015即将逝去。

岁尾,回眸,盘点我们过去一年的收获、感想和体会,思考文联工作和文艺事业的老规律、新常态,让大家的经验化为助力。我们将陆续推出“我的2015”系列专稿,与导师、与校友相约温暖前行。

校友名片

杨玳婻,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海外三期校友,中国文联文艺资源中心应用部干部,博士。北京电影学院-文联数字内容产业研究中心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华美学学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

 

杨玳婻2015关键词:感恩、深耕

回首一年,四季更迭。随着“互联网+”理念的不断深入,当下,电影、电视、音乐、文学、摄影等艺术领域的创作、传播、消费各环节与互联网、与数字技术的融合发展正在显示出巨大空间和勃勃生机。春暖花开,文艺信息化工作、课题调研和大数据云平台建设有条不紊地推进着,领导、同事和我默默在此深耕,洒下汗水,心满意足。

▲ 葳蕤盛夏,“互联网+”时代的中国电影产业和教育论坛在北京电影学院隆重举行,来自政府、学界、互联网业界和电影界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共聚一堂,我接受着前沿理论和实践经验的交流洗礼,受益匪浅。

▲ 夏末秋初,松花江畔光影长廊,金鸡百花盛世开幕。论坛红毯星光璀璨,致敬典礼难忘之夜。电影人齐相聚电影节,共创互联网时代文艺大发展大繁荣,再筑中国电影新辉煌。

▲ 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以来,我们一直在深入学习。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其中“大力发展网络文艺”的表述更是备受社会关注。我们汇集了来自国家相关部委、专业协会、高校、社会相关专业机构、行业内领军的网络运营平台和代表性企业等各方面专家,从科学技术、专业学术、创作艺术、版权保护、平台运营、市场开发等多个视角,来研讨音乐数字化生态发展。

▲ 深秋时节,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有幸被公派赴日本研修,收获良多。与一群良师益友小伙伴们结缘是最大的运气。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在团长的带领下,我在周末的东京酒店里完成了2万多字的《海外剧本土化之道——音乐产业发展与艺术价值挖掘的重要秘诀初探》,将澎湃的输入转化为成果,不虚此行。

▲ 初雪那天,在韩国吃着炸鸡啤酒。感受了韩流文化的魅力、流行音乐产业帝国的冲击,享受了一场视听效果震撼的演唱会,“音乐无国界”。

▲ 烟花会止,笙歌会停。人生如筵席,总有散场;但过程,远比结果重要许多。心有猛虎,细嗅蔷薇;年复一年,直到长出青苔。在帝都频频爆表的缭绕雾霾里,隐忍自然的崩坏与城市的无奈,幸好遇见彩虹般绚丽的朋友。工作,有时就像一个莫比乌斯环;千日修以返初心,万日炼以达极致。生活,何尝不是一场朝圣;所有的相逢都是久别重逢。

谢谢你对这世界始终持有善意,新年意味着清零和再次出发,任时光流转,不忘初衷,后会有期。“取势、明道、优术”,2016年只想做好“热爱”与“坚持”这两件事,然后断舍离,简单生活。愿有前程可奔赴,亦有未来可期许,也有岁月可回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