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县8期李小龙分享修文县文联“重德修文”大讲堂成效
发布时间:2015-12-10 字号: A A A

距第8期全国地县级文联负责人“创新发展与品牌建设”专题研修班举办已一月有余。期间,第8期地县班学员丝毫不减学习热情,不仅在新媒体平台上互动交流,而且将丰富完善后的文化品牌典型案例及时反馈回来。其中,贵州省修文县文联主席李小龙分享了“崇德修文”大讲堂的做法与成效。字里行间,洋溢着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拳拳真情,流转着修文县文联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浩然之气。

李小龙在“重德修文”大讲堂授课

>>>>缘起:“重德修文”大讲堂成立

修文是明代哲学家、教育家、军事家王阳明龙场悟道之地,被海内外王学专家誉为“心学圣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讲话中提到阳明文化,并要求干部职工“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2014年,习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参加贵州代表团讨论时说,“王阳明曾在贵州参学悟道,贵州在弘扬传统文化方面有独特优势,希望继续深入探索、深入挖掘,创造出新的经验。”

为更好地学习、传承、弘扬传统文化,挖掘、整理、传播阳明文化,修文县2013年开办了“重德修文”大讲堂。之所以定名“重德修文”,原因有二:其一是强调注重道德修养和文化提升;其二是与县名“修文”一语双关,即“重德的修文”,“修”的是“孝悌忠信”,“文”的是“礼乐诗书”。

>>>>笃行:“重德修文”大讲堂的做法

(一)讲什么?“重德修文”大讲堂以囊括阳明文化、生态文化、道德、法制、诚信、忠义等内容的传统文化为主,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大限度拓展“德”的范围,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引导市民“从善”,使其在价值观、信仰、修养等方面有提升。

(二)怎么讲? “重德修文”大讲堂在王阳明纪念馆设置总堂,加挂“重德修文•党员干部短期教育培训基地”“修文县传统文化教学基地”牌子,整合“道德讲堂”、“宣传部长上讲堂”、“干部周末讲堂”、远程教育平台等资源,同时在全县各乡镇、部门、村居分设讲堂,制作统一背景,做到单位、部门、乡村全覆盖。

针对不同群体,“重德修文”大讲堂坚持“小规模,多场次;人人可讲,随处可讲;通过大讲堂,做出大文章”的原则,在总堂内面向全体民众开展大讲堂;在乡镇、行业开展小讲堂;在村、寨开展微讲堂,让讲堂走进机关、走进社区、走进学校、走进乡村、走进企业,切实将“重德修文”打造成本土的“百家讲坛”。

(三)谁来讲?修文县文联把县内从事或研究传统国学、阳明文化的学者、官员、教师、老干部等组织起来,整合“道德讲堂”的“德师”、党校的讲师,组成“重德修文讲师团”。讲师根据其自身特长安排具体宣讲课题,然后进行备课写讲义,讲义经组委会审定后方能付诸实施。此外,还邀请顾久、肖东发、张广智等省内外名家以及农村、社区的模范、典型人物做客大讲堂。其中,县文联主席李小龙在省内高校、机关、行业、乡镇开展宣讲100余场,深得听众欢迎。

“重德修文”大讲堂座无虚席

>>>>收获:“重德修文”大讲堂的成效

截至2015年10月,大讲堂已开展讲座69场,小讲堂组织讲座133场,微讲堂举行讲座1066场,听讲的干部群众达到5万余人次。在开展过程中,“重德修文大讲堂”注重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与文化惠民相结合,积极拓展“德”的范围,通过对党员干部职业道德、教师师德、医生医德、市民社会公德和群众家庭美德意识的教育和强化,将多彩贵州文明行动、平安修文建设、普法教育纳入讲堂内容,不仅让广大干部群众加强对传统文化、国际形势、规划建设等领域的认识,提升了文明素养,而且增强了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对实现“中国梦”的坚定信心,增强了做中国人的底气和自豪感,促进家庭邻里之间的和谐相处和修文县的安定团结。

李小龙曾这样说:“我们的古代优秀文化值得自豪,要把文化变成一种内生的源泉动力,作为我们的营养,像古代圣贤那样格物穷理、知行合一、经世致用。”

校友简介

李小龙,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第8期全国地县级文联负责人“创新发展与品牌建设”专题研修班校友,贵州省修文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文联主席,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儒学研究会会员、阳明学学会会员、诗歌学会常务理事、阳明诗社社长、省骨干德师,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阳明文化有深入研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