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九期甄进:信仰的力量——话剧《巴交龙布》导演阐述
发布时间:2015-11-16 字号: A A A

由中青九期校友、四川人民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艺术室主任甄进参与导演的话剧《巴交龙布》将于11月16日、17日在北京中国剧院上演,为此,我们特请甄进撰文阐述导演《巴交龙布》时的探索与思考,以飨读者。

巴交龙布这个名字,在纳西语里的意思是“石头上的宝”,这个名字对生活在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俄亚乡的人来说实在是太熟悉不过了,他的经历,他的性格,尤其是他的精神,激励着很多人克服困境,战胜自我,校正信仰的坐标。

巴交龙布30多年来一直扎根在大山深处,默默奋斗在基层一线,他徒步穿越雪岭峡谷为纳西族人民提供金融服务的行程长达20余万公里,相当于徒步绕地球赤道5圈多,为条件艰苦的俄亚乡架起了致富的桥梁。他在送扶贫款途中遭遇泥石流受重伤致三等伤残,对组织唯一的要求是为他所在的信用社多配一个人,以便更好地服务当地群众。他历经过无数坎坷、挫折、病痛、磨难,但总能将政府的各项“三农”补助、扶贫款及贷款按时送到群众手中,并创造了放出500多万贷款而无一笔坏账的奇迹。

话剧《巴交龙布》的创作,毫无疑问是主人公生活的延续,但绝不仅仅是主人公生活的重演,我们必须找到自立于现实生活与舞台艺术之间的位置。我们必须从剧本创作、导演构想到舞美设计和表演处理诸方面共同努力,创作出一个具有独立艺术价值的巴交龙布。

如何开掘巴交龙布这个人物的丰富内涵,艺术的创作他人生的经历,让更多人感受到他具有不同于其他人的独特感染力。在最初的导演构想时,我总能看到一个行走的人,一个在路上的人,一个有故事的人。但这个行走的龙布不是孤独的人,孤独是外界赋予他的;他是在行走的过程中读懂了大山,读懂了河流,读懂了自然的规律,读懂了人与人的真诚,读懂了他自己。三十多年行走在山路上,龙布穿烂了30多双黄胶鞋,20多双迷彩鞋,背烂了20多个挎包,用坏了10多只手电筒,这些数字已经足够令人敬佩。所以他是一个快乐、坚定、充满希望如同磕长头的朝圣者一样的形象,在朝圣之路上行走。巴交龙布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实现了自己的生命价值。

为了做到戏剧擅长的表达,我们将与他同行的驮账本、背现金吃苦耐劳的骡子拟人化,取名“胡立”,将这对“难兄难弟”的经历作为贯穿全剧的一条主情节线,构建起全剧情节框架。骡子胡立在剧中是一个爱卖萌的搞笑角色,深具时代感,与朴实的龙布形成鲜明的形象反差。胡立不仅仅只是一头骡子,他有更多的象征性。胡立与龙布交锋的回合中,胡立似乎总是占上风,用各种幽默语言揭龙布的短,戳龙布的痛处。但龙布对俄亚的使命感和对工作的责任感让胡立感动,最后心甘情愿地为龙布牺牲,让该剧从喜剧最终回到正剧,这样的胡立人物形象才完整,之前的插科打诨才有份量。

巴交龙布与妻子瓦根的情感纠结是另一条贯穿全剧的情感线,不同于他事业工作中的成功,龙布的家庭感情生活基本很失败。从瓦根与龙布相恋成亲、到离家出走、最终回到龙布身边的这一过程,让我们感慨他们在生活中失去的太多。

巴交龙布对家乡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构成了另一条情节线索,由此找寻到龙布坚持行走的精神力量的原点。俄亚乡住着800户人家,5800多人,四周被重重的高山和金沙江、无量河、龙达河环绕,将这里与外界长期阻隔,堪称全中国地貌最复杂的地区之一。进出这里要翻越海拔4000多米的宁蒗山脉,单程要步行一周多,由于深处大山,俄亚乡的发展远远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进过城、见过世面的龙布决心改变落后俄亚的现状,他知道现代的文明成果会给村民带去致富的希望,他也知道守护村民信用的重要性。在这些情节中也让我们思索龙布生命的价值,思索龙布尽一切努力使他的生命有所用处,产生深刻的人生哲理。

由此,我们将可以自由自在的走入人物的内心世界,观众也将可以真切自然地感受到人物情感和深层意识活动。这样的舞台总体处理原则,将使我们最终完成巴交龙布这一艺术形象的创造,最终完成“信仰的力量”这一人生哲理的开掘和传达。

作者:甄进

校友简介

甄进,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中青九期校友、四川人民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艺术室主任。在话剧《巴交龙布》中担任导演工作;并独立编导戏剧作品《麦琪的礼物》《那年夏天》《团聚》《走出去》《小盼盼的世界》《声频情缘》《东方礼赞》《那年夏天》《槐花几时开》《马背上的银行》等。创作的小品《槐花几时开》在四川省第十四届小品大赛中荣获优秀导演奖、编剧奖、剧目奖;创作的小品《马背上的银行》荣获四川省第八届戏剧小品作品比赛二等奖。并荣获中国文化部颁发的个人表彰证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