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剧节校友系列报道之李淑勤:再响历史的回音——话剧《康梁》创作、制作漫谈
发布时间:2015-11-10 字号: A A A

10月25日,第十四届中国戏剧节在苏州文化艺术中心拉开帷幕,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中青班的8位校友或作为主演,或作为编剧、制作人携作品登上苏州的舞台。其中,由中青四期校友、佛山粤剧院院长李淑勤担任制作人的话剧《康有为与梁启超》于30日参演。以下为李淑勤参加第十四届中国戏剧节之后的感悟与思考:

2015年11月下旬,第十四届中国戏剧节在美丽的苏州如期开幕。这已经是我第三次参加中国戏剧节,前两次是以剧目主演的身份参加,而这次是以剧目制作人的身份参加。身份转换,看事物的视角有所不同,思考的问题也会有所不同。

在2012年,佛山市对市属文艺院团进行了体制改革,成立了新的粤剧传习所,把粤剧院、话剧团统一到传习所下面进行管理。我作为传习所的负责人,以及佛山粤剧的主演,在演好粤剧、管好粤剧院的同时,还要兼顾到话剧这一块,因此我觉得有必要用一部作品来提振士气,整合体制改革后全所的艺术力量。2013年底,我们接触到《康有为与梁启超》(又名《康梁》)剧本,在省、市各级领导的支持下,我决定排演这部话剧,作为传习所成立后的第一个大型新创剧目。以作品带团队,以作品求生存、求发展,这是我的一个基本指导思想。

康有为、梁启超是大知识分子、大政治家,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但国人所知的康梁,不过是他们的公车上书、戊戌变法,对他们师徒之间的情感、故事,对他们37年间的恩怨离合所知不多。我们在舞台上呈现的,就是康梁师徒37年的情感故事,就是一部纯爷们的历史大戏。

在这部戏里,编剧采用了散点式结构,以师徒情感这条线,串起了37年间中国历史上发生的公车上书、戊戌变法、辛亥鼎革、袁世凯复辟、护国战争以及张勋复辟等与康梁有关的历史重大事件。在一部只有两小时左右的舞台话剧里,要涉及到这么长的时间跨度、这么多的历史事件,唯有康梁这两个人物,也唯有写康梁师徒之间的师徒情感,才能使之一一艺术呈现。

在这部作品里,我们对康梁师徒二人只谈感情,不评对错。因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国人对康梁师徒尤其是康有为有着太多的误读与误解,对他晚年沦为“保皇派”始终不肯原谅。其实康有为也好,梁启超也罢,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去爱这个国家,用自己的方法去救这个民族,只不过在后来的历史洪流中,他们的方式方法不被国人所接受、所采纳而已。他们都是中国的文化巨匠,是一个时代的变法先锋,他们对于国家民族的贡献,是永远都不能忘却的。他们对于未来中国的寄望,同样是积极的、光明的。梁启超以及谭嗣同对于变法的孜孜以求,更是值得今天的我们去学习和缅怀。所以在作品里,我们让谭嗣同、梁启超发出了“变法不能停”的呐喊,试图在历史与当下之间,找到一个共同的楔合点,听到一种同频段回音。

我们认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中国梦,而康梁师徒的中国梦,就是变法图强,就是救亡图存。在广东这块得风气之先的热土上,始终有一群追梦者、寻梦者在蹒跚向前。我们期待通过我们的舞台艺术作品,为曾经在这块热土上为国家、为民族作出贡献的追梦者、寻梦者去书写、去讴歌,让国人知道他们的故事,了解他们的情怀,铭记他们的历史。

话剧《康梁》首演一年多来,已经在全国12省20座城市演出80多场。我们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经过中国艺术节的淬火后,《康梁》必将会在艺术上精益求精,走向更高、更大的舞台。

作者:李淑勤

校友简介

李淑勤,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中青四期校友、佛山粤剧院院长。主要代表作有:《小周后》《小凤仙》《李清照新传》《牡丹亭》等。其作品曾获得中国戏剧节优秀表演奖、广东省“五个一工程奖”等。本人曾获第2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第18届上海白玉兰戏剧主角奖,第二届中国戏剧奖优秀表演奖,第三届中国戏剧节“演员奖”等。近年来,致力于开拓粤剧艺术新领域,将本土首部动漫真人秀粤剧《蝴蝶公主》拍摄成戏曲电视艺术片,将《小周后》《小凤仙》拍摄成电影,并担任主演及制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