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九期肖力:话剧《兵者·国之大事》创作背后的故事
发布时间:2015-10-10 字号: A A A

9月11日至9月14日,由我院中青九期校友肖力编剧(合作)的军旅大戏《兵者·国之大事》在京参加文化部主办的系列巡演活动。文化部、教育部领导及全国各院团领导、创作人员,中国文联第九期全国中青年文艺人才(编剧)高研班学员前来观看演出。为此,我们特邀肖力与大家分享创作《兵者·国之大事》的幕后细节。

 

 

 

职责使命 别无选择

2013年是总政话剧团建团60周年。60年来,总政话剧团的话剧创作以其鲜明的思想立意和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在中国的话剧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军旅戏剧”的典型代表。从《万水千山》《天边有一簇圣火》《最危险的时候》到《黄土谣》《毛泽东在西柏坡的畅想》《生命档案》,总政话剧团为主旋律话剧、军旅话剧树立了一个高度,一个标杆。按常理应该为辉煌60年弹冠相庆,但总政话剧团的主创人员却清醒地认识到,60年来,虽然有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经典之作,有战争题材的传世之作,还有英模题材的精品力作,但缺的就是现实军事题材中正面描写军事斗争准备的优秀作品。发生在一线作战部队的故事不多,铁血军人艺术形象不多,挖掘当代军人军事思维层面的作品不多,这不能不说是辉煌中的遗憾。他们认为,党的十八大之后,全军部队为实现强军目标,正在积极开展军事斗争准备,实战化军事演习此起彼伏、高潮不断,为现实军事题材话剧创作提供了丰富鲜活的素材。大家感到,只有抓住机遇,跟上我军建设发展的步伐,才能实现军旅戏剧的新突破,在强军实践中发出我们的声音,贡献我们的力量,这是我们的责任使命,义不容辞,别无选择。

 

 

 

正面强攻 敢于突破

正面写军事训练和演习,是一道军旅戏剧多少年没有破解的难题。这类作品之所以没有留下有影响的力作,是因为难,一是难在敢不敢于直面我军长期存在的和平积弊,敢不敢触碰我军现代建设化进程中存在的矛盾,比如观念思维陈旧、弄虚作假、形式主义问题,训练演习中以安全标准压战斗力标准问题等;再一个难点是如何处理好反映现实矛盾和弘扬主旋律的关系,如何处理好暴露问题与讴歌赞颂的关系;还有一个难点就是主旋律题材很容易浅白直露,靠喊口号来表现,而缺少戏剧应具有的艺术和审美品质等。这些难点固然像大山一样横亘在创作者面前,但他们却选择了攀登、跨越和突破,选择了占据现实军事题材创作的制高点,不是“迂回包抄”而是“正面强攻”。

 

 

从2013年春开始,主创团队多次赴演习一线,在海训场看合同演练,到野战指挥部观摩现场导调,随同部队千里机动,一路上住在帐篷里,住在基层官兵中间,实地采访了上至总部领导,下到普通官兵近百人,切身感受我军在训练演习指导思想和观念上的巨大变化,掌握了大量第一手创作素材。在艺术创作上,遵循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不回避矛盾问题,既写出当代中国军人的使命担当,也写出对历史、现实的忧患与思考;既写出战友情,兄弟情,也写出父子情,同窗情;既有写实,也有写意,既有浪漫诗意更有政论性、思辩性。

 

 

引发共鸣 反响强烈

话剧《兵者·国之大事》搬上舞台后,立刻引起强烈反响。正如媒体所言,世界风云变化多端,中国军人在想什么?周边局势波诡云谲,中国军队在干什么?这一备受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在该剧中就能找到答案。观众在剧场中的体验,已经超出了艺术欣赏范畴,他们看到的是一群有灵魂有血性的当代军人对强军梦想的不懈追求,感受到的是震撼心灵的艺术冲击力,引发的是直面现实矛盾的深度思考,见证的是变革中的中国军队不断走向强大的艰难历程......有人说这是一部近年来不可多得的话剧优秀作品,也有人说这是一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大戏好戏,更有人说这是一次现实军事题材文艺创作的重大突破!

 

 

 

该剧目前已荣获第十三届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第二十一届中国戏剧奖曹禺戏剧文学奖,第十届全军文艺会演一等奖,国家艺术基金重点资助剧目,中国戏剧文化奖话剧金狮奖等多个全国全军大奖。据悉,作为文化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优秀剧目展演的剧目之一,该剧还将在北京演出多场,并将代表军队参加10月底在苏州举行的中国戏剧节。

 

 

作者:肖力

校友简介

肖力,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中青九期校友,总政话剧团编剧、导演,电视剧部主任。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主要作品有:话剧《生命档案》(合作)《兵者,国之大事》(合作)等;小品《村官李仁义》《社区民警于三快》《紧急后送》《黄昏的出租车》《红色珍宝》等,作品和个人多次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华优秀剧目奖、剧作奖,全国话剧优秀剧目展演一等奖,中国戏剧奖优秀剧目奖、优秀编剧奖、小戏小品奖、曹禺剧本奖,中国曲艺牡丹奖,CCTV全国电视小品大赛一等奖,全军文艺会演一等奖等全国全军大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