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三期陈文:沧桑三峡浮世间
发布时间:2015-09-09 字号: A A A

世纪之交,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中出现了三峡工程之兴建这一颇具历史节点意义的事件。1994年三峡工程正式开工,1999年三峡开始外迁移民,2002年三峡工程导流明渠截流,2003年库区城镇大拆迁、同年三峡工程二期蓄水海拔139米,2004年三峡库区新城建设,2005年三峡最后一批外迁移民,2006年三峡工程三期蓄水海拔156米,2008年三峡库区最后一次拆迁与清库、同年三峡工程试验性蓄水至海拔172米,2009年试验性蓄水海拔171米,2010年首次试验性蓄水到工程设计高度——海拔175米......

我零距离地目睹了这一场撼天动地的人类历史大迁徙。我分别用胶片与数码相机定格了三峡山河巨变与社会变迁。在我对长江三峡的纪实性拍摄中——

场景是长江,是三峡。

 

人物是移民,是百姓。

 

主题是情怀,是命运。

 

2008年4月,湖北巴东县官渡口,这里是长江入川的咽喉要道,一名青年在客轮甲班上跳起来回望蓄水后的三峡。此时三峡接近完工,移民过往,山川巨变,三峡的主人们正在远离故土,建立新的家园。

1998年5月,重庆巫山县,这里位于重庆的最东段,是三峡库区的腹心地带。三峡工程开建初期,峡江里还有许多穷僻的小山村。孩子们在溪流边自由活动,对工程毫无所知。

2002年8月,湖北宜昌市,三峡移民纷纷乘船出三峡,列队下船,其中不乏一家三代人携手移民的场面。

湖北秭归县归州镇,海拔135米的水位淹掉了原来的商业街,这个照片依然伫立着,但物是境非。

三峡移民分批外迁。2004年8月,湖北宜昌市九码头,乘船离别家乡的小移民们依偎在船舷上,陌生而迷茫。当月,最后一批三峡移民自重庆乘专列抵达江西,历时五年的大规模三峡外迁移民安置工作也告一段落。

2005年2月,重庆巫山县,站在这里远眺,高楼林立的新城仿佛骑在老城的废墟之上。

1993年开始的三峡移民分期进行,直至2010年9月,共计搬迁移民139.76万人。

 

22年光阴,弹指一挥间。当我们的视线向长江三峡这一片古老的大地凝视,最让人心悸的不只是江河容颜,仍然是百万移民、泱泱百姓!

“故园八千里”,风云已过数十年。我看见,三峡百姓的焦虑,他们的孤愁,更难忘记他们一颗颗灼烫、跳跃、审省、新进的内心。

我用影像持续跟踪、描摹着三峡民间。搬迁、离别,蓄水、建设,新城、生活,它们组成了块状结构的影像群。我力图通过细密而又庄肃的影像来观照这一富有典型意义的中国当代社会族群现象;民间姿态,微观视角,细小叙事,我主张客观冷静地阐释这一全世界都予以瞩望的中国国家行动。

我希冀,这些图像记载得不仅仅是三峡百姓在峡江中过往的人生事实,而是一帧帧能够寓予移民们舒心与温暖的原乡记忆。它们是映照峡江子民别样人生的图像切片,或许更像一张张有声的凭证,它叙述着谁是三峡的主人,谁又怀揣着峡江的涛声与峰峦的云朵告别乡土,却在心里头——深深地,珍藏着故园的根!

2015年6月,瞿塘峡口,移民从黛溪河里打捞起大量银鱼。这些蓄水后出现的物产,成为他们增收的途径。

2015年2月,重庆巫山县,著名的大昌古镇整体复建于大宁河左岸的台地上,南门外那颗百余年历史的黄桷树依然虬劲地生长着。大坝首轮蓄水后才出生的孩子们,对“三峡移民”四个字承载的历史重量和离愁别绪并没有太大的感知,她们在新城里,憧憬着三峡尚未显现的未来。

来源:腾讯新闻

校友简介

陈文(右一)在全国中青年文艺人才高研班

陈文,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中青三期校友,副编审,三峡人文艺术中心顾问。代表作有:《三峡社会变迁与纪实摄影流变》、《长江三峡,历史的迁徙》等。曾获第八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一等奖、首届国家艺术基金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