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17 | 民族二期邹野:2017年的感想与收获
发布时间:2018-01-15 字号: A A A

白驹过隙,2017年匆匆而过;似水流年,2018年悄然而至。为此,研修院特向校友约稿,盘点大家在2017年的收获、感想和体会,展望未来,携手铸梦,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邹野,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民族二期校友,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四川分会会员、凉山州歌舞团导演、凉山州艺术协会秘书长、凉山州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创作的《战士之家》《彝族母亲》《珍藏的旗帜》《我心中的凉山》《彝前彝后》《远望》《龙潭神鹰》《凉山姊妹花》《温暖的阳光》《一支索玛花》《月亮部落》《走出大山》《阿嫫的故事》等音乐、舞蹈、美术、歌舞剧作品,荣获国家级、省级多项大奖。2017年9月,创作的舞蹈《生在火塘边》(合作)获“荷花奖”最高分。 

邹野:2017年的感想与收获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转眼间2018如期而至,回首2017的艺术经历,内心不禁感慨万千。去年年初,我们接到省文化厅《关于四川省新作大赛》的通知,同时也接到中国文联、中国舞蹈家协会《关于第十一届荷花奖舞蹈比赛》的通知,这是17年必须跨过的“两座山”。第十一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评奖于2017年9月6日至8日将在四川凉山举行。这是中宣部大幅度压缩全国性文艺评奖后首次举办的"荷花奖"评奖活动,也是本年度唯一筹备举办的国家级舞蹈类评奖活动。压缩全国性文艺评奖后,荷花奖评选的奖项数量也随之压缩,从原来的36个奖项压缩至6个奖项。由此可以想象,本次创作难度之大,任务之艰巨。

为了更好地完成创作任务,根据既定目标和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我们准备创作一个彝族女子群舞《阿嬷的故事》和一个彝族男子群舞《生在火塘边》。根据作品题材和最后的效果,分别参加不同的舞蹈比赛。我们从构思、选材、排练到作品完成、经历了一段不平凡的考验和磨砺。最终《阿嬷的故事》在参加四川舞蹈新作大赛中荣获观众最喜爱作品奖,《生在火塘边》参加第十一届荷花奖舞蹈大赛并获得最高分,获得本届大赛第一名。通过本次荷花杯比赛的成功,我有三点感想:

第一,本民族舞蹈文化的积累是一个编导走向成功的保障。作为一个编导,尤其是从事民族民间舞蹈创作的编导,应该具有深厚的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功底。凉山的历史背景、社会背景、文化背景以及民族心理特征孕育了当地丰富的彝族民间舞蹈艺术。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的“火把节”是彝族最盛大的传统佳节,火把节期间,集中展现了两种文化,一个是服饰文化,一个就是舞蹈文化。“朵乐荷”是彝族火把节的歌,数以万计的姑娘们,一手持黄色油布伞,一手互相牵着手帕或者裙角在领唱领舞者的带动下,舞者沿着逆时针方向边走边跳,领唱一句,众人重复应和一句,如此重复不止。“朵乐荷”舞蹈形式古朴简单,与火把节的历史一样古老,具有舞蹈产生早期的集体圈舞、踏地击壤的特征。婚礼中的“披毡舞”,是凉山彝族生活习俗“裹毡跣足”的服饰特点及特有的民族心理、性格特征和审美观诸多因素形成的。披毡舞的动律特点为:手出眼随、步动身跟、侧腰,张开一侧的披毡带动全身半蹲一圈,伴以披毡一侧自上而下舞动,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此外凉山还有“瓦子嘿”、“皮鼓舞”、“锅庄”等民间舞蹈,这些舞蹈流传至今,仍然保持了古朴、原始的形态。这些舞蹈都源于彝族人民的内心深处,对于《生在火塘边》律动的提炼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第二,坚持走凉山特色的舞蹈创作道路。有自己的特色,这是任何编导必须足够重视的舞蹈创作准则。《生在火塘边》的特色是什么?就是彝族人民世世代代坚守的“火文化”。彝族人生在火塘、死在火塘,他们与火为伍,视火为生命。“火”在彝族历史文明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为此,彝族人把火当做一种图腾,一种精神和文明的象征来崇拜。彝族人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民族,在历史上用火战胜敌人、驱逐害虫、除妖辟邪。同时、他们还掌握了驾驭火的能力和技巧,毕摩在做法时候能够吞下烧红的炭火,能够用舌头舔烧得红火的铁块,还能够用脚在上面踩踏、毫发无损。彝族人崇拜火、更在崇拜中创造了无数的火的文明,为凉山的民族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第三,在学习中探索、在探索中创造。一个少数民族舞蹈编导,不能够只局限于学习掌握本民族、本地区的民间舞蹈文化。一个真正热爱自己民族的艺术家,也绝不会是一个拒绝吸收、借鉴的人。创作是充满艰辛的,那就应该敢于在实践中去拈取各式各样的舞蹈素材,在舞台上描绘一个多彩的舞蹈世界。

不停留在民俗的表象,追求民族精神层面,是荷花杯所需要的,同时也是“民族精神、凉山气派”创作者长期的追求和永远的梦想。《生在火塘边》是一个生命与信仰的舞蹈作品,不仅用舞蹈在叙事和抒情,还通过舞蹈去思考和探索人生,解读和体味人性。

《生在火塘边》的成功,也让自己看到了未来其他艺术领域创作的曙光。新的一年要有新的气象,更要有新的作为。只要坚持梦想、不忘初心,就一定会谱写出艺术创作辉煌绚丽的新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