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动态 | 海外五期魏祥奇:第三届“青衿计划”——感性经验让大家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一)
发布时间:2018-02-02 字号: A A A

当下青年艺术项目遍地开花,有的依托学院,有的走博览会模式,有的追求国际化。定位为“专注于80后绘画作品”的“青衿计划”已连续举办两届,第三届将于今年3月拉开帷幕。近日,研修院海外五期校友、中国美术馆副研究馆员魏祥奇作为青衿计划连续三年的策展人,在访谈中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青衿计划2016”展览现场

“青衿计划2017”展览现场

  Hi艺术=问

魏祥奇=魏

问:你连续三届担任“青衿计划”的策展人,也是全局的掌控者,这个项目体现了你怎样的立场?

魏:从2015年参与策划和筹备这个项目的时候,我就希望这个项目能够融入自己的思考和学术诉求,体现自己的态度立场,把这个项目既做成正观美术馆的品牌,也做成我个人的事业,使它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青衿计划”从一开始就明确提出以展览和研究出生于1980年以后的年轻艺术家群体的创作为主导,通过公开对外征集和策展人提名的方式,组成参展艺术家名单。我们非常看重征集的工作,但因为我们的工作团队较小,虽然尽力拓展了征集信息的传播渠道,现在微信朋友圈、公众号转发也很多,但还是有很多艺术家反馈没有看见导致没有投稿。

李天琦作品(©青衿计划2016)

“青衿计划”的整体设想是每一届展览都要有一些较为成熟的艺术家介入,这样能够为参展艺术家提供更充分的交流空间。当大家在同一个空间相互观看的时候,彼此之间的感触往往是很深的。关于提名和入选艺术家的名单,正观美术馆馆长孙志中给予了充分的信任和支持,由我来主导审定,凭借对作品的感觉做出判断。我想“青衿计划”最重要的还是要推出新人,尽管他们的创作生涯刚刚开始,但在他们的作品中还是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大艺术家所应具备的素质和才情。

问:你的判断标准是什么?又如何保证个人意志和学术性的平衡?

魏:我是凭着多年来在美术馆和艺术机构工作的经验,凭着在国内外美术馆和艺术机构观看艺术史名作形成的直观经验来进行判断的,也得益于自己在研究、批评和写作过程中培养的学术素养。我总感觉评判的时候很感性,所以我会请很多优秀的艺术家朋友提供建议,也请他们推荐优秀的艺术家。但是在展览空间有限的情况下,面对不断涌现的优秀年轻艺术家,确定最终入选的名单,确实是一个很艰难的决定。

刘聪作品(©青衿计划2016)

问:“感性经验”这个词很抽象。

魏:“感性”与感觉、感知有关,说深入点是一个人整体的文化素养和精神状态,是才情和修养。中国传统文化中讲究“望气”,就是面对一件作品时能够看到本雅明所说的“灵光”。感性经验可以让大家站在一个起跑线上。如今的年轻艺术家都在依赖于感性的、被解构的、碎片化的经验进行创作,不受复杂的艺术史观念、社会学概念的影响,所有表达都是自发的、直觉的。今年第三届“青衿计划”,我会强调“新感性”这个概念。出生于1980年后的艺术家群体,在全球范围内都有一个大的思想倾向,即脱离宏大叙事,回到自我本体。“青衿计划”征集和入选的作品大多是绘画。我们要求艺术家要有充分的感性经验,创作要纯粹,不需刻意追求当代的语言、形式和观念,首先得是一幅好画。

问:第一届“青衿计划”有51位艺术家的171件作品,第二届有49位艺术家的184件作品,据悉即将到来的第三届,在规模上缩小了很多,这是出于什么原因?

魏:此前“青衿计划”是在正观美术馆和天大云华美术馆同时展出,今年天大云华美术馆的空间无法使用,过去一位艺术家可以展览四件作品,但今年最多只能展出两件作品,因此展览在规模上变小了。但是我们在展览文献的出版上还是一如既往,展览有时间性局限,而文献的编辑和出版可以有持久的影响。

温一沛、李严作品(©青衿计划2016)

问:前两届“青衿计划”以架上绘画作品为主,这是为什么?今后会考虑多纳入装置、影像等其它门类的作品吗?

魏:以架上绘画为主,是由正观美术馆的展览空间决定的。正观美术馆的层高不高,进出依靠一部电梯,有数个隔间,太大体量的雕塑、装置很难放进去,展示效果也不理想。每年我都会选一至两位艺术家的小型装置作品,还有一些摄影艺术作品,但整体看起来却都像是架上绘画。伴随着“青衿计划”项目的持续推进,关注装置、影像艺术是必要的。 

肖答牛作品(©青衿计划2016)


未完待续......

校友名片

魏祥奇,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海外五期校友,策展三期联席班主任。美术学博士,中国美术馆副研究馆员。从事当代美术理论与批评的研究和写作,在中国美术馆及海外执行策划了多个重要展览项目,近年来尤其关注1980年代以来中国水墨艺术的研究;以独立策展人的身份参与了“青衿计划”“新朦胧主义”等系列项目的策划工作,同时专注于20世纪中国美术史研究。

分享到: